神舟四号的发射奇迹是什么?
2002年12月29日,随着预定发射时间的逼近,酒泉发射场气温还在不断地下降。从29日凌晨达到零下21度,到傍晚气温一直没有任何先前预报的回升迹象。
距离预定发射窗口只有半个多小时了,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戈壁滩上不会出现夜间温度上升的可能。
在此刻,在发射场区一间小小的屋子里,一只小小的温度计把好几位大专家吸引在了自己的身旁。专家们围在温度计的四周,看着温度计里的水银柱,目不转睛,全神贯注。细细的、温柔的水银柱,时而上升,时而下滑,专家们的心也和水银柱一样,时而上升,时而下滑。水银柱往下落,专家们的心就往下沉,水银柱往上升,专家们的心就往上爬。站在旁边的几位女技术员,竟在心里开始默默祈祷了!
发射场的气温这天一直处于零下24度,70多米高的发射塔上,寒风凛冽。风呼呼地刮着,发射官兵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为了便于操作,他们脱掉棉大衣,两小时下来,不仅脸上凝成白霜,耳朵冻得青紫,手上、脚上也结了冰,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相互间的工作配合,只能借助僵硬的手势。
这时,甚至发射场总指挥张建启也有点急了。在发射前两天进行气象会商时,他大胆地当了一回预报员,他比专业预报人员还明确地做出预测说:
发射时的气温可能在零下18.5度。
可遗憾的是,老天无情。眼看就要到发射时间了,此刻温度计上仍然显示为零下21度!水银柱表不但不上升,还在一点一点缓缓下滑……
此时火箭的燃料已经加注,人们的表情也越来越严肃,心里也越来越紧张,张建启能不急吗?如果不能按时发射,后果会怎么样,他心里比谁都清楚。特别是这次发射,国家十分重视,还有好几位首长就在发射现场实地观看。
张建启自己已经记不清在发射这一天问了多少次气象情况了,他几乎每隔一小时就要询问一次,他想看到自己准确的预报,他想让发射更多一份保险。后来,离发射时间越来越近了,他询问的次数更勤了。
就在离发射只剩下35分钟时,发射场突然刮来了一股强劲的东南风,真是天助神佑!正在下滑的水银柱很快开始掉头缓缓攀升。气温一下子回升到零下18度,并且还在一点一点继续往上升。最后基本就稳定在了零下18到19度之间。当时看到气温回升,专家们简直高兴得忘乎所以,可正在发射前的当口,大家又不敢过分张扬,只能在心里偷着乐。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零号指挥员郭保新口令穿透沉寂的寒夜,在他身体右侧的红色按钮就是点火开关。
15分钟准备。
飞船的图像、话音质量逐级报告。船箭组合体已随着渐渐展开的脐带塔而裸露出来。
10分钟准备!
偌大的指控大厅里,许多人本能地调整了自己的坐姿,就像面临高考的学生,经过了10年寒窗的苦读,就要迎来最后的大考一样。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充满着信心。静静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上空明月高挂,星光如织。100多米高的发射塔架在1O8盏聚光灯的照耀下亮如白昼,像一座美丽的水晶宫。
点火!
起飞!
从广播里传来的指令声清晰可辨。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神箭”在人们的格外关注中腾空而起,迅疾飞向太空。
火箭尾部喷出的长长烈焰,在夜幕中划出一道绚丽的长虹。惊雷响彻寒冷的戈壁,脚下的土地也在微微震动。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地进入了预定轨道。
飞船上天后,各测控点开始进入忙碌状态。这时千里之外的远望号测量船也都作好了测控准备,它们已在海上等待了一个多月。这时,船上中心指挥室发出指令:
“神舟4号”0时40分03秒543毫秒发射,请大家密切注意!
当地时间凌晨2时,远望2号船的测控人员就开始了4小时准备程序。
神舟四号的发射奇迹“发现目标!”命令传来,远望2号马上进行了捕捉、测控。在远望2号的记录仪上,一支支笔飞快地标出火箭飞行的速度、高度和倾角,一组组数据、图表交替跃上荧光屏。
“遥测信号正常!”洪亮的声音响彻远望2号的各个机房,传向北京和国内各个测空台站。与此同时,远望2号给飞船发送一条条指令,让飞船完成各种动作。
在罕见的严寒天气考验下,“神舟4号”飞船平安起航,竟比发射工艺流程提前了两天,不仅刷新了我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纪录,而且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超低温发射的奇迹。
也许,航天发射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的风险性和不可预测性,就在于它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倘若没有挫折的心酸与失败的痛楚,成功的滋味还会那么痛快吗?
第二天凌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试验队又传来了久违的炮仗声。
作为全国青联的嘉宾,喜剧演员刘全和、刘全利等演艺人员走进试验员食堂,用精彩的节目慰问试验队员。《同一首歌》曲作者的妻子刘晓莉,用她那动听的歌喉唱起了《同一首歌》。
“神舟4号”飞船发射成功后,国际宇航界议论纷纷。美国《纽约时报》2003年1月1日报道:
美国国务院指责美国的波音和休斯两大航空航天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向中国转让卫星和火箭技术时违反了出口管制法规。这些技术可用于洲际导弹。假如以上诉状成立,这两家公司可能会被罚款高达6000万美元。不过,休斯公司和波音公司都极力否认自己有不法行为。
这其实是1999年《考克斯报告》的又一次兴风作浪和死灰复燃。当年,我国新闻发言人已对这种无稽之谈予以坚决驳斥。在这一“状告”之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立即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研讨,共同回击美国的这一无理指责。
2003年1月1日0时9分,太空传来“神舟4号”飞船清晰、甜美的新年祝福声:
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
万众瞩目中,“神4”终于顺利飞天了,人们更加期待着它的顺利回归……
核工业部酒泉金塔项目负责人
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福清项目部核反应堆安装公司EM 队机械技术员 - 元/月针对每项设备组装活动编制施工工艺方案,提前进行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根据已定方案和图纸指导现场施工活动
如何看待甘肃天水施工修路挖毁唐代古墓一事?
唐代古墓现在应该也属于历史遗留产物,因为施工修路被挖毁确实有点令人唏嘘。古墓代表了古代历史文明,对现代文明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而且这个被毁就不可恢复,确实让人惋惜。
神七的制造负责人是谁?
9月25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将发射升空,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测验飞船首访太空,到2003年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的太空舱,再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飞天。神舟飞船6年间不仅制造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辉煌,也造出一批响当当的航天基础工业企业,其中神舟飞船上的“河南制造”更是引人注目,在神舟飞船上,河南企业不仅承担了关键的无线电测控系统制作,还涉及了电器零件和精密铸造件、精密轴承等关键部位的设计和制造任务,用于发射飞船的火箭推进剂、发射场导流槽所用的水泥也出自河南。晚报记者
产品:神舟核心部位轴承
9月18日上午,一场带着丝丝寒意的秋雨不约而至。洛阳市LYC轴承有限公司031轴承厂磨一车间内,身穿蓝色工装的首席员工邓海敏正在一台磨床前,那样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产品从机床里取出来。“神舟飞天有我们洛轴普通车间工人的一功,能为神舟飞船生产轴承,我感觉很骄傲。”在歇息的空闲里,他说。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洛阳LYC品牌轴承已连续7次为神舟号飞船生产系列配套轴承。据介绍,这些轴承制造之难,精度之高,创造了国内多项之最,LYC也是惟一受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彰的神舟用轴承最全的生产厂家。2006年神舟号飞船系列轴承的研制曾荣获“省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神六”升空时,LYC轴承提供了其中7大部分22种轴承,且皆在核心、关键部位,包括生保障系统轴承、电源系统轴承、轨道仓姿态控制系统轴承组件、飞船运载火箭惯导系统轴承等。
目前, LYC轴承已广泛应用于神舟飞船的传动驱动装置、测控雷达系统中。长征二号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位所用轴承也有LYC公司的贡献。另外,洛轴还和高科技军工企业——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了包括太阳帆板轴承在内的多种航天精密轴承。“我们是国家特大型企业,有责任和义务为国防航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对此,我们感到荣幸。”该公司一位负责人说。
产品:逃逸发动机
制造商:中信重工
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一直向西,大约走三站路即到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重工)。9月18日下午1点半,虽然还没到上班时间,但已有不少年轻人从中信重工的高层公寓中走出去上班。“我们公司为神舟系列飞船制造过很多次精密锻件,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我现在还没有机会参与呢。”说这句话时,戴着眼镜的张明的表情有点自豪,也有点向往。
在中信重工东门口的接待室里,一张神舟六号飞船起飞的大照片非常引人注目,而其下方就是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嘉奖消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逃逸舱发动机壳体锻件就是中信重工造的,他们研制的航天锻件,曾荣获我国神舟载人航天飞船优质部件称号。
逃逸发动机的形状非常不规则,结构相当复杂。火箭起飞时,如果出现了严重威胁航天员生安全的情况,逃逸塔上的逃逸发动机会点火起飞,将逃逸塔与火箭分离,携带飞船安全降落地面。由于用来锻造发动机壳体的材料是特殊材料,制作难度很大,所以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科研和攻关小组,经过长时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攻关,终于拿出了过硬的航天锻件产品。
产品:发射台导流槽
制造商: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
“酒泉卫星发射现场发射台导流槽用了我们厂数千吨水泥,我们的技术员今年3月和5月都亲自在现场指挥施工。”9月17日,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办公室钟华锋介绍说。
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参与我国航天事业是在1994年。当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导流槽经过4次长征2号捆绑火箭和1次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后,导流槽烧蚀损坏严重,耐火砼成片剥落,钢筋网外露,形成凹坑,直接影响运载火箭的安全发射。有关部门查阅相关案,找到了当时还是一个村办厂的登峰熔料有限公司,经过数次发射考验后,该公司水泥成了发射中心的专用水泥。
我国发射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时,所用的导流槽采用水冷却的钢板作为冲击区,周围是普通耐火材料,仅发射一次就全部损坏。不过,目前,我国酒泉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全部使用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的鸭牌铝酸盐水泥,建造混凝土导流槽,它能够经过多次使用而不用修补,平时无需维修保养,且造价低廉。
产品:火箭推进剂
制造商:黎明化工研究院
“不敢保证神舟七号飞船到底能用我们几种火箭推进剂,但是一定会用上。”9月17日,位于洛阳的黎明化工研究院委宣传办公室的马岩说。
黎明化工研究院是我国航空航天化学推进剂的诞生地,该院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是我国研制出化学推进剂的第一人。该院为神舟五号、六号载人飞船和长征—2F火箭研制的主推燃料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由于成功为神舟载人飞船和其运载火箭两大系统提供了高能化学推进剂,黎明化工研究院曾经获得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同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牌。从1970年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到神舟六号,黎明化工研究院一直为我国火箭和航天事业提供发射升空及返回所需的若干品种化学动力原材料,填补了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和国防建设的多项空白。
神舟系列飞船中逃逸系统采用的燃料是黎明化工研究院研制的固体推进剂,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在推进剂的作用下,逃逸仓才可能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安全。同时,飞船的变轨姿态控制、留轨舱姿态控制以及返回舱着陆反推发动机的主燃料,也采用了黎明化工研究院研制的液体推进剂。“神六”发射时,黎明化工研究院就提供了3吨5种推进剂原料。
产品:测控与通信系统
制造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7研究所
9月19日上午9点,位于郑州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7研究所内依然繁忙。该所办公室内一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资料,40年来该所参与我国航天事业的历史都在这些资料上。
从1967年两弹一星的电子测控系统研制,到神舟飞船每一次飞天前后的测控与通信,第27研究所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始终参与其中。据了解,“神七”发射场上飞船返回段、再入段和着陆段的测控通信几大系统全部由该所承制。
从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第一次飞天时,第27研究所研制的3套无线电测控与通信车载机动站就开始服役于航天发射场。随着每一次飞天的不同需要和各种技术反馈信息,在神舟发射前,第27研究所都要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无数次的实验,并进行更新和改进。比如,这次用于神七的无线电测控系统,就用了创新后可以填补国内空白的一项新技术。
在神舟飞船七大系统中,测控与通信系统至关重要。该所一名工作人员说,个比方,航天器好比是风筝,测控站和分布在三大洋的远洋测量船就是牵住风筝的那一根线,地面的控制系统就像放风筝的人,测控与通信总体方案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载人飞船的诸多安全问题。
着陆场系统是宇航员安全返回地面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之一。当飞船在太空飞行后,从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开始,利用先进的无线电测量系统,对目标进行捕捉、分析和落点预报,然后组织迅速逼近返回舱,并且对返回舱进行处置,最后将其安全运回基地。
河南企业见证中国航天力量
“我省除了这几个厂家为神舟飞船承担配套和保障任务外,还有很多企业也都默默无闻地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着力量。”河南省科协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拥有异型钢丝装备设计、异型钢丝产品开发和异型钢丝孔型加工、检测等制模能力的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研发了飞船高速回航时的降落伞特制钢丝绳,每根可承重高达300公斤的力量,保障了返回舱安全平稳“软着陆”。
洛阳六一三研究所研制的捷联式全姿态测量仪,将准确测量“神舟”系列飞船返回时1万米高度以下具有加速度状态下的落地姿态。
洛阳高新区158厂承担了神舟上万只电子插接件的研制和生产。
舞钢公司为神舟飞船和火箭发射支架提供了多种优质钢板。
新乡巴山精密滤材有限公司生产的配件在神舟飞船上应用。
郑州高新术开发区的航天时代公司693厂,研制提供了神舟航天员、应用、飞船、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7大系统60%的电连接器和数百台电子仪器,并且33年在航天历次飞行发射中无一失误。
酒泉可以考厨师技师吗?
可以的,你可以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他们学校的这个额,在技术在技术上面,它会有专门的培训班,你可以去参加他们的培训班,然后再考一个厨师技术类的,一个郑铮,然后为了以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