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美术(信息技术美术教学微课例)

本文导读目录: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上好美术课?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是在美术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并能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当作一项学习工具,教师搜寻和使用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

在信息技术帮助下,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自己探究、自己创新,从而突破以往的教学弊端,提升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中看见美、展示美、造就美;还能使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的熏陶下能够感受信息化美术的乐趣和对信息化下美的探究。

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其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责任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造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进行结合,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大力发展。

多媒体与网络结合,为教学创造了最美好的环境。网络是最大信息库、知识库、资源库,它的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学生网络的平台上无拘无束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并对所取信息进行分析、评论、优筛选和加工,进而根据所需充分合理利用。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管理,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如在进行《花花绿绿的糖纸》教学课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要求把糖果、各色包装纸、彩笔、彩带等实际物品,再加上有关糖果课件,优秀作品等相结合,从而从过程上对教学进行优化,从质量上让教学效果达到提升。

课堂中还可以设计有关课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思维的活跃度,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学、做、赏、评将美术教学活动进行的灵活互动,氛围高涨。

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美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学习中自主探索、创造、表现、展示美术所体现的美,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从被课堂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从而让传统美术教学的课堂氛围从此销声匿迹,进而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如何在美术课中运用信息技术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新的课程体系已进入了全面实验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去完善。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而信息技术在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学模式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值得探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一、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应用使教师的备课优化

所谓备信息化参与的专业课,就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将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根据一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信息化辅助教学的一种备课方法。

我们很清楚,信息化参与备课并不是在备课时将多种信息化手段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化组合,集成利用,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把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中职院校的美术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备课,与传统的备课相比较,有其自身较明显的特点:

(一)、信息化参与备课的内容大大拓展,而且更注重多种形式教学资料的集成化。

多年来,“口耳相传”,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美术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们在备课中较注重向学生说些什么,让学生思考些什么,回答些什么,做些什么练习等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的备课内容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这种方式决定了不少教师的备课是通过手写为主完成,所以我们的备课主要就是“写教案”,教师们的教学目标制定、教材分析、教学过程设计等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教学检查中我们也较注重文字教案。而备信息化参与美术教学的课从内容到方式都超越了传统意义上备课的范围,它要求教师在备课之前先有基本的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同时根据教学的要求收集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资料,这些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实物材料、音像材料等;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把备课前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通过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来,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学,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备信息化参与教学的课需要多种媒体的配合协调使用。

我们所准备的教学材料既要符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符合课堂教学形式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较方便地协同使用,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对多种形式的教学材料进行合理地“整合”,使之符合教学的各种需要,这种整合的手段就需要用到多种现代化媒体。比如,巨大的实物无法进入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扫描(或直接用数码相机)成图片、录像等形式来转换,微小的实物可以通过视频展示台或摄像机进行放大展示,用计算机处理可以使各种图片变得更美观和符合需要,通过剪辑可以把不同时段的内容编辑在同一段录像内等,从这中我们可能看到,现在更多地把多种教学媒体资料整合在计算机中,制作成“课件”再用于教学。

二、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应用使课堂教学更直观

美术课中需要运用大量直观的形象进行辅助教学,而由于教学设施尤其是教学资料的严重缺乏,使美术课曾不得不象上语文数学那样以教师讲、学生听,也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主来进行备课和教学。这种现象曾较大地阻碍了美术课的教学改革,因为美术课仅仅以文字表述是大大不够的,它要求教师“写好教案”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些什么样的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能给学生提供哪些审美对象,如何更好地进行启发和引导等。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应用于备课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美术课由于其审美性的特点,要求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欣赏与审美资料,教师的演示过程又要让学生看得清楚明了,有些风景与现场环境还要求能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学生的作品能较全面地展示在每个学生的面前,这些要求是传统的备课方法几乎无法完成的,而信息技术的参与能较好地完成这一项项特殊任务。这些量大、涉及面广的教学材料能通过网络搜索以及计算机技术很好地集成在一起,通过多种视、听为主的设备让学生体验线条、色彩、形体、音乐等外在形式的美,也能让学生从中体验情感、体验创造,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辅助教学的目的。

美术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教材中某些欣赏图片,往往由于质量的原因,难以符合欣赏教学要求。在欣赏教学中,利用电脑的特效去调整、校正教材中图片在色彩上的偏差,调节画面的对比度、饱和度、清晰度,还这些图片的本来面目。还可以播放与画面内容有很强联系的录像,使学生对欣赏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引起心灵的共鸣。例如: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这一小节内容时,由于我国的民间艺术门类众多,品种多样,给我们的备课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何在短短两、三节课上讲述那么多的内容,给我们出了不小的难题。好在有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讲述《皮影》的时候,我们备课时剪取了一小段传统的皮影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去欣赏古代的皮影艺术,从而认识皮影,进而了解皮影。利用多媒体手段,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新颖,更加提高的学生对于民间艺术的兴趣,以便于学生在课后可以更多的关注我国的民间艺术。

三、信息技术的参与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信息技术具有图像、图形处理软件,它们都有能够随时更换画面的功能。当要更换画面时,只须通过几个操作命令就可以更换画面的局部或全部的颜色,还有诸多的工具如画笔、调色板、喷枪、橡皮等可以轻松作画,使其表现方式更具个性,尤其是在设计图案教学中,更能施展计算机丰富的表现力。例如:在《彩陶元素装饰画》这一课中,要求学生先简化图案的外形,再组合成新的彩陶元素装饰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事先设计好多种线描装饰画,让学生给图案添上丰富的颜色,运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使图案快速调换颜色,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色彩所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了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这样在实践中开启心智,发挥想象,尽情创作,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目的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信息技术,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长效发展。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上好美术课

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是在美术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并能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当作一项学习工具,教师搜寻和使用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在信息技术帮助下,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自己探究、自己创新,从而突破以往的教学弊端,提升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教学环境中看见美、展示美、造就美;还能使小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的熏陶下能够感受信息化美术的乐趣和对信息化下美的探究。下面就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程上的应用作用来分析信息技术对小学美术课程的意义。

一、 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造了好的环境

小学美术教育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培训,其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责任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创造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进行结合,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得到大力发展。多媒体与网络结合,为教学创造了最美好的环境。网络是最大信息库、知识库、资源库,它的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学生网络的平台上无拘无束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并对所取信息进行分析、评论、优筛选和加工,进而根据所需充分合理利用。

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管理,对教学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如在进行《花花绿绿的糖纸》教学课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要求把糖果、各色包装纸、彩笔、彩带等实际物品,再加上有关糖果课件,优秀作品等相结合,从而从过程上对教学进行优化,从质量上让教学效果达到提升。课堂中还可以设计有关课题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思维的活跃度,自由发挥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学、做、赏、评将美术教学活动进行的灵活互动,氛围高涨。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美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学习中自主探索、创造、表现、展示美术所体现的美,激起学生的自豪感,从被课堂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从而让传统美术教学的课堂氛围从此销声匿迹,进而营造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造了全新的方式

信息技术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合适的时机下运用信息技术产物课件——展示复杂抽象的课程内容能使学生便于理解接受,使美术课堂内容更形象化,发挥小学美术课堂的作用。如教师在进行《海底世界》这课的讲解时,由于海底世界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学生一时难于了解课堂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海底世界的录像,让学生欣赏了解海底美景,加强视觉感受。还可以运用课件为学生提供海底生物、植物、动物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并进入课程主题并了解认识它。这样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辅导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既能节省时间有能省不少力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能使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使课堂教学达到双倍的效果,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高效的教学方式。

三、信息技术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广

网络信息的共享,能使课堂的内容更丰富多彩。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借助网络上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形象化视觉化的多媒体资源呈现出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度,以致课堂效率提升。

如《六面怪脸》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网络给学生精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怪异的夸张的“脸”,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在网络上开发课程,建立学习网络设置专栏、讨论、作品展览区为学生构建好的美术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信息网络获取美术知识,扩充知识,并能展现知识,从而大大培养学生对小学美术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这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信息技术对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扩充和拓展,可以实现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的目的。

四、信息技术使学生成为小学美术课堂的主人

现代信息技术能创设普通教学所不能创建的情景,从视觉、听觉、感觉上让学生正真的投入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加强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加快学习步伐。学生想像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依据他们年龄段的心理、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等方面去考虑设计。使用信息技术下的文字、图像、信息等处理工具,重组、创新课程,运用信息技术将小学美术教学课程内容的重点向学生传述知识,让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并能够合理通过重排知识、创新知识,从而灵活的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如添加、重组、记忆图画等方面加强练习,教会他们如何发挥想象,如何使用发散的思维进行作品的创作、创新,让学生跳出课本,跳出思维局限,创作出活灵活现的作品。如教师在进行《窗口》这一课学时设计时,教师可以播放窗口课件,将静止的窗口转换为动态的画面,去吸引学生,并引导学生看窗、忆窗、评窗、赏窗,进而发挥自己的想象组窗、画窗。在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中对所学、所见、所感进行重组、创造、迁移,以提升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作品中体现思想,展现个性,实现价值,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在信息平台下,学生们通过自我提高、自我学习、自我评价,从而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实现绘画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使学生成为了正真学习上的主人。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标准

除了上述作用外,信息技术对教师也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作为现代化的小学美术教学老师,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和专业标准也有了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小学美术教师努力去学习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和它在教学上的应用,深入的研究教材,并能将教材、教学目标和现代信息技术结为一体去进行教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搜集、分析、处理、运用,并合理利用网络有关教育的好方法,好案例把教学有效的进行下去,将好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学生学习,以完成教学目标。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应用,能实现美术与多媒体技术的组合,让小学美术教学内容能够更直接、形象的展现下去,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新视觉,思想有了新转变。使教学由难变易,教学内容简洁便于理解。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各方面的感官,让学生有更多的方式去学习知识,有更多的资源去获取知识。

如何发挥信息化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传统课堂教学,会使美术课变的更美丽。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种重大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投影、录音、动画、影像等现代化教学媒体被越来越多使用于美术教学中,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扩了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室,把计算机和网络引入课堂教学,使我有机会和条件进行一些实践和探索,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教学具有传统美术教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使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形态、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学习方法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对促进素质教育,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使美术与信息技术的得以整合,不但可以解决学习资源匮乏的矛盾,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美术欣赏的资源将变得更加丰富。

2、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使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中的教学方式、教学观念得以改变。美术课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减少了许多带工具的繁琐,缩短了作品完成的时间,减少了绘画的空间,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绘画变成有兴趣、有成效的游戏。

三、研究对象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期教学为主线,将初中各年级的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结合、同步展开。

四、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及过程

1、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

①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各年级的美术教学信息技术的结合同步展开,从课堂和课外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美术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图形、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把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会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② 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组建美术兴趣小组,通过互联网搜集课堂素材,素材可以使照片、图像、声音等各种形式。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音像技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搜集、欣赏和观察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启迪,产生创作愿望。

③ 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多媒体授课的接受情况,做好数据统计与表格分析。

2.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9月上旬)

1、组织召开组内全体成员会议,由组内成员进行课题研讨,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意见,理清研究思路,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2、在教研日对每位老师的分工和课题开展的要求进行培训,学习有关理论,明确研究任务,大量阅览、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10月——12月)

1.学习有关理论,明确目标;全面展开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美术课堂有效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2、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通过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合理地把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及时总结阶段成果,形成理论材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月)

1、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实践。

2、开展学科同研,撰写专题研究文章。

3、撰写课题研究总结

五、课题成果形式:

1、备课展示

2、阶段教师手记

3、研究总结报告

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学科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到教育当中,美术教学当中也有很多方面展示出科技的优秀成果,接下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教案的设计方面

传统的美术教案课件主要是以手抄教案,教具的准备主要有挂图、实物作品等,上课的时候需要展示基本上靠用手画。现代科技提高了教学PPT的质量,教师上课必须准备PPT,并且在制作PPT的时候用多种形式语言展示课程内容,主要形式有插入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方式充实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的硬件设备

传统教学中设备比较简单,以前多用投影仪上课教学,现在课堂上使用希沃教学设备,可以直接上网搜索,也可以用其他移动设备投屏,如同一个超大的电脑,如果需要把这节课录制下来还有录播设备等高科技手段。

电脑手绘板可用于电脑绘画

三、教学软件设施

教学软件更为强大,希沃系统软件里面有黑板、白板、投屏、电脑界面等,这几个界面可以在屏幕上来回切换。当教师需要使用黑板时,可以调出黑板界面用手在屏幕上写字,如果需要看PPT讲解可以再调整回PPT界面,以此类推其他界面也可以根据老师们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

四、教学内容的延伸

近几年美术专业非常火爆的美术设计师行业有很多就是跟电脑科技有关的,比如电脑美术绘画。它是运用相关的绘图软件进行绘画,比如我们熟知的Photoshop软件和sai软件等等,都可以进行电脑美术教学,画一些卡通、插画、漫画等作品,它的趣味性也受到学生们的喜爱。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只要扫一扫就可以快速的获得相关的知识,给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网络上资源非常丰富,学生也可以自己在课下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进行学习。

但是不得不承认,网络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反作用,人们都希望学生可以更好的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可实际上真正用网络学习的人不多,很多学生接触到手机等设备会偷摸的去玩游戏,老师非常不容易管理。所以希望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可以解决高科技所带来的弊端,让人们可以享用高科技带来的福利。

  • 评论列表:
  •  怎忘奚落
     发布于 2022-06-05 23:24:41  回复该评论
  • 能力得到大力发展。多媒体与网络结合,为教学创造了最美好的环境。网络是最大信息库、知识库、资源库,它的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学生网络的平台上无拘无束的进行探索、研究、发现,并对所取信息进行分析、评论、优筛选和加工,进而根据所需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  泪灼酒颂
     发布于 2022-06-05 15:14:41  回复该评论
  • 术作品》这一小节内容时,由于我国的民间艺术门类众多,品种多样,给我们的备课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何在短短两、三节课上讲述那么多的内容,给我们出了不小的难题。好在有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和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讲述《皮影》的时候,我们备课时剪取了一小段传统的皮影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的去欣赏古代的
  •  闹旅扶弦
     发布于 2022-06-05 22:55:46  回复该评论
  • 术课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程相结合是在美术课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并能通过信息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当作一项学习工具,教师搜寻和使用网络共享型学习资源,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在信息技术帮助下,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自己探究、自己创新,从而突
  •  纵遇婳悕
     发布于 2022-06-05 13:45:43  回复该评论
  • 使学生耳闻目睹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画面,犹如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既创设了教学情景,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  纵遇俗野
     发布于 2022-06-05 15:01:12  回复该评论
  • 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总之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的长效发展。如何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