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CCD是什么意思?
数码相机的心脏--CCD都是一件非常神秘的配件。,CCD除了代表解像度外,还可决定相片的质素和色彩表现。好的CCD可大幅提升拍摄效果,但成本亦相对较高﹔相反,质素不良的CCD则会对相片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CCD的价格依然徘徊在高水平,而且明眼的用家会发现,很多厂牌数码相机使用的CCD,无论体积、规格、有效像素以至拍摄表现都非常近似,因为厂商根本没有选择,用的都是同一颗CCD,如Nikon
COOLIPX
5000、Minolta
DiMAGE
7及Sony
Cyber-shot
F707就是好例子。不过,由Foveon公布的全新X3
CCD技术,也许将会为CCD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一般CCD工作原理
现时,几乎所有CCD都是每颗像素撷取一种原色(红、蓝、绿),所以差不多所有三原色都会透过模拟讯号转换,以梅花间竹方式综合成为影像。由于像素与像素之间的颜色需要平衡和互补空缺情?,所以由传统CCD拍摄的影像在放大后,很多时都会出现朦胧及色彩失真的现象。
X3
CCD工作原理
¶21HIFI.¶21HIFI.COM¶COM¶
鉴于传统CCD在捕捉颜色上有缺陷,Foveon
X3技术便针对这个问题,对每颗像素感色物料进行改造,在像素中同时加入三层感色层,使X3
CCD的每颗像素可同时撷取红、蓝、绿三原色。使用这种设计,过往因只可捕捉一种色彩而造成的影像合并问题,包括清晰度不足、鬼影等问题均能迎刃而解。
拍摄质素比较
,X3
CCD在每颗像素硅晶体中均包含了三层感色物料,而传统CCD则每颗像素只包含一层感色物料。¶21HIFI.COM¶
当拍摄时,不同的光线会透过不同物料(硅晶拥有非常高的透光度),达至适当的感色层才被记录。因此,理论上在同一范围下,X3
CCD可比传统CCD记录更多影像和色彩资料,使影像层次、清晰度及细致度大为提高。
由于光谱中的绿光对提升相片清晰度及反差起?重要作用,而X3
CCD又比传统CCD可一次过吸收更多绿光,所以利用X3
CCD拍摄的相片会比同级传统CCD的清晰。
同时,由于X3
CCD技术可一次过捕捉更多色彩资料,所以对对象的颜色重现效果显著,平均色彩浓度比普通CCD多25%至50%,使经由X3
CCD拍摄的相片色彩更丰富。此外,由于CCD的色彩记录排列方式有变化,面对以往被称为网纹的影像,如拍摄衣料,X3
CCD接有显著的抗网能力,不会像传统CCD般出现撞网及起鬼影的情?。
¶21HIFI.C¶21HIFI.COM¶OM¶
内建VPS技术
X3
CCD还内建了VPS技术(全写为Variable
Pixel
Size)。何谓VPS﹖简单一点说,就是可以因应不同情?为影像素进行重组、使四颗像素可变成一颗独立像素,又或是16颗像素变成一颗独立像素。这种技术虽然会大大减低CCD原本的解像度,例如一颗300万像素的CCD重组后,便会变成只有640x480,不过这种技术对于拍摄动态影像非常有用。由于CCD像素的面积相对增大了,所以像素理论上可感应更多光线,并提升影片的解像度,令数码相机拍摄静态影片的效果更好。
请问CCD是怎么回事,它的成像原理是什么?
CCD上感光组件的表面具有储存电荷的能力,并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当其表面感受到光线时,会将电荷反应在组件上,整个CCD上的所有感光组件所产生的信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如果分解CCD,你会发现CCD的结构为三层,第一层是“微型镜头”,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以及第三层“感光层”。第一层“微型镜头”我们知道,数码相机成像的关键是在于其感光层,为了扩展CCD的采光率,必须扩展单一像素的受光面积。但是提高采光率的办法也容易使画质下降。这一层“微型镜头”就等于在感光层前面加上一副眼镜。因此感光面积不再因为传感器的开口面积而决定,而改由微型镜片的表面积来决定。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CCD的第二层是“分色滤色片”,目前有两种分色方式,一是RGB原色分色法,另一个则是CMYK补色分色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两种分色法的概念,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和蓝来组成,而RGB三个字母分别就是Red, Green和Blue,这说明RGB分色法是通过这三个通道的颜色调节而成。再说CMYK,这是由四个通道的颜色配合而成,他们分别是青(C)、洋红(M)、黄(Y)、黑(K)。在印刷业中,CMYK更为适用,但其调节出来的颜色不及RGB的多。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声问题。因此,大家可以注意,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会超过400。相对的,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较仔细,但却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而在ISO值上,补色CCD可以容忍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第三层:感光层CCD的第三层是“感光片”,这层主要是负责将穿过滤色层的光源转换成电子信号,并将信号传送到影像处理芯片,将影像还原。传统的照相机胶卷尺寸为35mm,35mm为对角长度,35mm胶卷的感光面积为36 x 24mm。换算到数码相机,对角长度约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越大。在单反数码相机中,很多都拥有接近35mm的CCD/CMOS尺寸,例如尼康德D100,CCD/CMOS尺寸面积达到23.7 x 15.6,比起消费级数码相机要大很多,而佳能的EOS-1Ds的CMOS尺寸为36 x 24mm,达到了35mm的面积,所以成像也相对较好。现在市面上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主要有2/3英寸、1/1.8英寸、1/2.7英寸、1/3.2英寸四种。CCD/CMOS尺寸越大,感光面积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万像素相机效果通常好于1/2.7英寸的400万像素相机(后者的感光面积只有前者的55%)。而相同尺寸的CCD/CMOS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这也会导致单个像素的感光面积缩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但如果在增加CCD/CMOS像素的同时想维持现有的图像质量,就必须在至少维持单个像素面积不减小的基础上增大CCD/CMOS的总面积。目前更大尺寸CCD/CMOS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因此,CCD/CMOS尺寸较大的数码相机,价格也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响数码相机的体积重量。超薄、超轻的数码相机一般CCD/CMOS尺寸也小,而越专业的数码相机,CCD/CMOS尺寸也越大。
CCD技术有哪些应用?
a.
吸尘法:通常采用涡轮式或活塞式的吸尘泵。产生吸力通过一条硬或软的导管,依靠泵的吸力吸除ccd/cmos表面的灰尘。就如同吸尘器的原理一样。这种方法可以不直接接触ccd/cmos表面对于干性浮尘有一定的作用。而对有附着力和黏结力的灰尘、水迹、油迹、霉点则无能为力。
b.
沾的方法,一般采用橡胶棒(俗称果冻),或粘性较低的胶纸等来粘ccd/cmos表面上的灰尘。这种方法操作虽然方便,但实际效果不好。粘尘时可能会留下方框痕迹。使用不当时会出现残胶,而一旦胶残留在ccd/cmos表面,清洁难度会更大。重复清洁容易二次污染,如果粘力过大则会粘掉低通滤镜上的镀膜层。
c.
一次性清洁棒:一般采用质地柔软超细纤维材料,沾上清洁溶液,固定在清洁棒上,采用无尘包装。一般按ccd的宽度分不同规格。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正常使用下不会损伤ccd/cmos。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湿棒过后,会在ccd/cmos表面留下横道线状痕迹。ccd/cmos表面的灰尘只是点状或条状分布于ccd某个或若干个位置。无尘处根本不需要清洁。使用不当,特别是来回的擦拭会越弄越脏。其必须清洁
一次换一支。而且对于油性灰尘,由于清洁容易不能溶解油性灰尘,而无法达到清洁效果。
d.
清洁刷:一般采用具有静电附着力的柔软刷毛,清洁ccd/cmos表面的灰尘。使灰尘吸附在刷毛上。这种方法对于浮尘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有黏结力的灰尘,水迹、霉点无作用。
e.
相机自带的防尘系统,一般采用超声波震动传感器来达到除尘的目的,效果如何,见仁见智。
f.
压缩空气:依靠装在容器中的压缩气体吹去ccd/cmos表面的灰尘,这种方法同样无法清除带粘结力的灰尘、水迹、霉点等。
g.
维修站清洁。维修人员一般均采用尖咀夹子,包上柔软的镜头纸,再沾上少许带挥发性的清洁溶液(多为纯度较高的酒精)。针对灰尘分布的位置点状清洁。轻轻点擦一次就换一张镜头纸。如遇油性顽尘则会用稀湿的中性清洁溶液清洁。然后再采用带挥发性溶液清洁一次。综合以上各种清洁方法,这是效果最好的清洁方法。然后对于大多数的影友而言。在操作方法上,比如在夹子头上包裹镜头纸,选择镜头纸,及操作力度以及手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心有余悸不敢自己动手操作。
数码相机的CCD是什么意思啊?
数码相机的心脏--CCD都是一件非常神秘的配件。,CCD除了代表解像度外,还可决定相片的质素和色彩表现。好的CCD可大幅提升拍摄效果,但成本亦相对较高?相反,质素不良的CCD则会对相片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 CCD的价格依然徘徊在高水平,而且明眼的用家会发现,很多厂牌数码相机使用的CCD,无论体积、规格、有效像素以至拍摄表现都非常近似,因为厂商根本没有选择,用的都是同一颗CCD,如NikonCOOLIPX5000、MinoltaDiMAGE7及SonyCyber-shotF707就是好例子。不过,由Foveon公布的全新X3CCD技术,也许将会为CCD发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一般CCD工作原理 现时,几乎所有CCD都是每颗像素撷取一种原色(红、蓝、绿),所以差不多所有三原色都会透过模拟讯号转换,以梅花间竹方式综合成为影像。由于像素与像素之间的颜色需要平衡和互补空缺情?,所以由传统CCD拍摄的影像在放大后,很多时都会出现朦胧及色彩失真的现象。 X3CCD工作原理 鉴于传统CCD在捕捉颜色上有缺陷,FoveonX3技术便针对这个问题,对每颗像素感色物料进行改造,在像素中同时加入三层感色层,使X3CCD的每颗像素可同时撷取红、蓝、绿三原色。使用这种设计 ,过往因只可捕捉一种色彩而造成的影像合并问题,包括清晰度不足、鬼影等问题均能迎刃而解。 拍摄质素比较 当拍摄时,不同的光线会透过不同物料(硅晶拥有非常高的透光度),达至适当的感色层才被记录。因此,理论上在同一范围下,X3CCD可比传统CCD记录更多影像和色彩资料,使影像层次、清晰度及细致度大为提高。 由于光谱中的绿光对提升相片清晰度及反差起?重要作用,而X3CCD又比传统CCD可一次过吸收更多绿光,所以利用X3CCD拍摄的相片会比同级传统CCD的清晰。 同时,由于X3CCD技术可一次过捕捉更多色彩资料,所以对对象的颜色重现效果显著,平均色彩浓度比普通CCD多25%至50%,使经由X3CCD拍摄的相片色彩更丰富。此外,由于CCD的色彩记录排列方式有变化,面对以往被称为网纹的影像,如拍摄衣料,X3CCD接有显著的抗网能力,不会像传统CCD般出现撞网及起鬼影的情?。 X3CCD还内建了VPS技术(全写为VariablePixelSize)。何谓VPS?简单一点说,就是可以因应不同情?为影像素进行重组、使四颗像素可变成一颗独立像素,又或是16颗像素变成一颗独立像素。这种技术虽然会大大减低CCD原本的解像度,例如一颗300万像素的CCD重组后,便会变成只有640x480,不过这种技术对于拍摄动态影像非常有用。由于CCD像素的面积相对增大了,所以像素理论上可感应更多光线,并提升影片的解像度,令数码相机拍摄静态影片的效果更好。
cis和ccd有什么技术区别啊。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是一种半导体芯片。使用CCD作为感光元件的扫描仪,需要通过由一系列透镜、反射镜等组成的光学系统将图像传送到CCD芯片上,所以体积一般较大。分辨率可以达到300 ~1200 或更高.
CIS(Contact Image Sensor,接触式传感器件):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它采用一列内置的LED发光二极管照明,直接接触在原稿表面读取图像数据。采用CIS技术的扫描仪没有附加的光学部件,移动部分又轻又小,整个扫描仪可以做得非常轻薄。分辨率为300 ~600.
---- 由于二者感光原理的不同,致使它们的成像特点、制作成本、体积和重量等也不同。概括说来,CCD的优点是扫描实物时的景深好、密度范围大和扫描光谱范围大等;CIS的优点是光源亮度好、失真度小、生产成本低、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故障率低且易于维修,与CCD扫描仪比起来更加抗震,对运输和使用环境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其中体积和重量方面的优势使CIS更容易被应用在便携式的扫描仪中。另外,CCD扫描仪一般使用冷阴极管做光源,这种光源需要1分钟左右的预热才能稳定发光,扫描仪打开后不能立刻使用;CIS扫描仪随时开机都可以进行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