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免疫荧光技术(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实验报告)

本文导读目录:

间接免疫荧光问题?

直接法是每个抗原的抗体都要荧光标记,而且荧光标记后可能会影响抗体效价甚至失效。所以有人就发明了间接法,这样只要对相应的抗原做出相应的抗体,再用标记好的二抗结合上就行了,不用每个抗体都要荧光标记,而且对一抗的效价影响甚微。

我自己的经验是,直接法跟间接法的结果差不多,敏感性并不像猜测的那么明显,所以直接法还是比间接法有优势

间接免疫荧光抗核抗体检测怎么看

看有荧光增强标记的地方。间接免疫荧光抗核抗体检测技术是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改进。待检细胞首先用未标记的抗体处理,使之与特异的抗原形成复合物,然后再用抗抗体的荧光标记抗体着色,即可检测出特异抗原在细胞中的存在部位,具有荧光增强效应。

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这是进行抗核抗体、抗核仁抗体和抗胞浆抗体筛选检测的最有效方法。在些检测系统中,以组织培养细胞和器官的冷冻片切为反应底物。

间接免疫荧光法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可直接看到细胞核,判断疾病的方向

缺点:培养荧光操作人员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成本高(需要荧光显微镜);不能量化指标,周期长,半定量。

什么叫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原理免疫学的基本反应是抗原-抗体反应。由于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当抗原抗体发生反应时,只要知道其中的一个因素,就可以查出另一个因素。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 直接法:将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 间接法:如检查未知抗原,先用已知未标记的特异抗体(第一抗体)与抗原标本进行反应,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抗体,再用标记的抗抗体(第二抗体)与抗原标本反应,使之形成抗原—抗体—抗体复合物,再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标记抗体,干燥、封片后镜检。如果检查未知抗体,则表明抗原标本是已知的,待检血清为第一抗体,其它步骤的抗原检查相同。 标记的抗抗体是抗球蛋白抗体,同于血清球蛋白有种的特异性,如免疫抗鸡血清球蛋白只对鸡的球蛋白发生反应,因此,制备标记抗体适用于鸡任何抗原的诊断。 )荧光效率高,标记后下降不明显。 3)荧光色泽与背景色泽对比鲜明。 4)标记后能保持生物学活性和免疫活性 5)标记方法简单、快速。6)安全无毒

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异同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方法的原理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规律,把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制成荧光抗原或抗体,然后以它作为探针来检测组织或细胞内的相应物质。方法具体种类有直接法、间接法、夹心法和补体法等。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据其形成复合物所发的荧光,来确定判断检测物的来源、性质和部位。

1、直接法:这是最早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用已知的抗体标记上荧光素后成为特异性荧光抗体,染色时将该抗体直接滴在载玻片上进行孵育,使之直接与载玻片上的抗原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作出判断。该方法评价:简单易行、特异性高、快速方便,常用于肾活检组织几种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和病原体的检测。但其不足是只能检测相应的一种物质,敏感性较差,效果有时不理想,目前较少作为更多方面的检测。

2、间接法:该法的基本原理是用特异性的抗体与切片中的抗原结合后,继用间接荧光抗体,与前面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形成抗原抗体荧光复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据复合物的发光情况来确定所检测的抗原。该方法评价:由于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的荧光素抗体增多,发出的荧光亮度强,因而其敏感性强。目前本法应用较广泛,只需制备一种种属荧光抗体,即可适用于多种第一抗体的标记显示。

3、如果你有针对待查抗原一抗(荧光素标记),而且你的待检抗原表达也比较丰富的话,做直接法也未尝不可。不过如果你不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话,还是推荐你做间接法。

4、如果你做的是细胞骨架,那么就是用直接免疫荧光。如果是一般的蛋白表达,这个要看有没有试剂是直接标记的;如果没有,还是只能考虑间接荧光。直接荧光相对间接荧光可以避免非特异姓染色,当然步骤也少了些。我做过细胞骨架的直接染色,效果很好。

什么是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技术是将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以化学的方法结合,将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与标本中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抗体- 抗原复合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在镜下见到有荧光存在即推断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根据已 知的抗体(或抗原)即可推知另一个未知抗原(或抗体)的存在。

1. 直接免疫荧光法 直接免疫荧光法是利用荧光色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以鉴定未知抗原。本法具有操作简单、时程短、特异性高的优点,但也 存在缺点如不能检查抗体,敏感性较差。

(1)在标本上滴加荧光素标记抗体,放入湿盒中。37℃温育30min。

(2)PBS 冲洗后,再用PBS分三缸浸泡,每缸3min。

(3)PBS浸泡1~2min,风干。

(4)缓冲甘油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时应注意:①温育时一定要将玻片放在湿盒中,以防液体蒸发。②用PBS浸泡时应不断振荡。

2. 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以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与已结合的抗体发生作用,从而推知抗原或抗体的 存在。间接荧光技术可以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也可用已知的抗体测出未知抗原。现以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IgM)为例介绍如下:

(1)将待测病人血清加至抗原片(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的Vero-E6细胞片)上,每个稀释 度加2孔,最后2孔加PBS做对照。将玻片放置湿盒中,37℃温育 60min。取出玻片,弃去反应液,用PBS洗涤5min,风干。

(2)加入1∶40稀释的FITC标记的羊抗人IgM,37℃温育60min。取出玻片,按步骤2洗涤,风干。

(3)PBS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结果:在细胞膜及细胞质中可见颗粒状荧光颗粒,细胞核 呈红色。

注意事项:温育时将玻片放在湿盒中,以防液体蒸发。选择低温、干燥、洁净的环境风干。

  • 评论列表:
  •  温人未芩
     发布于 2022-06-04 14:32:33  回复该评论
  • 片)上,每个稀释 度加2孔,最后2孔加PBS做对照。将玻片放置湿盒中,37℃温育 60min。取出玻片,弃去反应液,用PBS洗涤5min,风干。(2)加入1∶40稀释的FITC标记的羊抗人IgM,37℃温育60min。取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