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检测交通实时信息原理是什么?
就是利用车辆经过检测区域时引起雷达电磁波返回时间或频率的变化进行车辆检测,安装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几乎不受光照度、灰尘以及风、雨、雾、雪等天气气候影响。因此,相较于视频检测技术,雷达检测技术作为新一代路面非接触式交通信息采集技术更具应用与发展前景。而将雷达技术应用于交通信息采集关键是要解决从微波(指波长在1mm~1m,频率在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雷达回波信号中提取车辆信息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利用雷达技术所具有的测速和测距功能来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检测。
根据城市道路环境特点与应用需求,巍泰技术基于多普勒效应测速技术与FMCW原理测距技术,推出了可检测车速、车流量与平均车速的侧向安装(侧装)交通流量监测雷达TBR-540,以及可以准确检测车速、平均速度、车流量、车型、车道占有率、车头时距、交通拥堵情况、车辆逆行状况等交通基本信息的正向安装(顶装)的广域多目标雷达WTR-470与交通流量计雷达WTR-422。其中,WTR-470与WTR-422均采用了毫米波技术原理,可分别检测双向6车道与8个车道上的128个目标车辆的深度信息,并进行实时跟踪,具有不受光、热、雾、烟、灰尘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环境适应性好,全天候不间断工作的特性。
车流量统计可以用什么传感器
可以使用埋地式电感传感器,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等等。
更高级的车流量统计方法是,利用摄像机拍摄道路车流视频,送入电脑中,由动态图形识别软件来准确统计车流量、车的类型、车的号牌等。
如何实现智能交通灯控制(主要是检测车流量)
一般的检测汽车流量的方法是在地面下埋入一个线圈通电,当汽车通过时,电流会发生改变,测电流比较简单准确。
其他方法都不如此方法可靠。
红外接收器可以使用,你得把四个季节的温度变化考虑进去。
我做的是交通灯的车流量检测,用电感式传感器,再埋个地感线圈,但他们具体的工作原理及连接不是很清楚
地感线圈的基础是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应是指因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通常在车道的道路路基下埋设环形线圈,通以一定工作电流,作为传感器。当车辆通过该线圈或者停在该线圈上时,车辆本身上的铁质将会改变线圈内的磁通量,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通过检测该电感量的变化来判断通行车辆状态。
电感变化量的检测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相位锁存器和相位比较器,对相位的变化进行检测;另一种是利用环形线圈构成的耦合电路对其振荡频率进行检测。
地感车辆检测器包括地感线圈和检测器两部分,线圈作为数据采集,检测器用于实现数据判断,并输出相应逻辑信号。
至于连接,因为各厂家检测器的类型不同,并无统一标准,需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
怎样测道路的人流量和车流量?
在路边,几个人分好工,谁数人,谁数小车,谁数大轿车,谁数其他车(小货、大货车)。 行人一就是一个,小车5坐按3人计算,大轿一般也按坐数的一半计算,货车都按2人计算。
车流量如何预测
我是设计车流量检测仪器的技术人员。若要预测,首先需要有往年的同期、同路段的车流量数据(主要参考自然数量和比重数据),同时还要考虑节假日和大型活动,如果还要预测平均车速,则要参考近日的相同天气、温度情况,例如是否大雨、结冰、起雾等等。
目前国内、国际较通用的办法是采用全自动仪器统计车流量(无人值守型),按国家I类设备标准,仪器需要区分13中车型(小型客车、大中型客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型货车、载货拖挂车、集装箱车、拖拉机、摩托车、人力车、畜力车、自行车)误差不能超过±10%,并且还要记录该车辆的其行使的车道及车速等,计数误差不能超过±5%
若人工统计,需要在路旁设置人工观测站24小时观测记录,现在已经很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