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技术管理(瓠瓜的栽培与管理技术)

本文导读目录:

瓠瓜怎样育苗?

瓠瓜可在终霜前露地直播,或在保护地中育苗后再定植。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需浸种24~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地用种量为250克。瓠瓜苗期的管理同春黄瓜相同。可参照黄瓜育苗技术。

瓠瓜用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每公顷用种量3.75kg(每亩用量0.25kg)。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 分钟,然后放入25~30 ℃的恒温下催芽,待芽出齐后播人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温防寒,通风透光,保持土壤干湿得当。苗龄约30~35天。定植前10天左右进行低温炼苗。

 

葫芦瓜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葫芦瓜(瓠瓜)种植技术:

栽培环境

种皮较厚,发芽较慢。为使主蔓早生侧蔓,多生雌花,当主蔓生出4~6节后,即可将主蔓的顶芽摘去。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促使主蔓早生雌花,提早结果。瓠瓜对肥料及水分要求较高,要施足基肥,并多次追施速效氮肥。不耐涝、旱,在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干旱时要及时灌溉。栽培季节瓠瓜一般春季播种,夏季收获。在保护地中栽培,可适当提早或延后。

种植方式

瓠瓜可在终霜前露地直播,或在保护地中育苗后再定植。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需浸种24-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地用种量为250克。瓠瓜苗期的管理同春黄瓜相同。可参照黄瓜育苗技术。

播种育苗

用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每hm2用种量3.75kg(667m2用量0.25kg)。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 min,然后放入25~30 ℃的恒温下催芽,待芽出齐后播人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温防寒,通风透光,保持土壤干湿得当。苗龄约30~35d。定植前10d左右进行低温炼苗。

整地施肥

选择富含腐殖质的油沙土作栽培田,该田要求2~3年未种过瓜类作物。前茬收获后及时深翻20~25 cm,并施足基肥,每hm2施腐熟有机肥30000~45000 kg(667m2施2000~3000kg),人粪尿15000~22500kg(667m2施1000~1500kg)或饼肥1500~1875kg(667m2施100~125kg),过磷酸钙300~400kg(667m2施20~30kg)。定植前10d按畦高20~25cm、畦宽100cm,沟宽50cm作畦,然后铺地膜待栽。

定植株距0.67米,挖穴栽单苗,浇水定根。翻耕前用克芜踪除草1次,整好地后再喷丁草胺1次,然后才进行移植。

植株调整:瓠瓜可分为搭架或不搭架栽培,地爬不搭架需压蔓,以防风害、搭架的,当苗长到30厘米高时,用2~3米的长竹竿设立人字架,约在1.3米处交叉,为了便于侧蔓攀缘和人工分层绑蔓,需横架2~3条。随着秧苗的生长,将蔓数次绑在支架上,并使其分布均匀。瓠瓜主要由子蔓、孙蔓结瓜,故应进行植株调整,常实行2~3次摘心,促使子蔓及孙蔓发生。如果喷洒2次,连续着生的节数更多,雄花的发生大大减少。

肥水管理

瓠瓜生长势较其他瓜类弱,生长期短,结果集中,除施基肥外,还要追肥灌水。追肥宜薄施勤施。在定植成活和摘心后、果实膨大期分别施1次肥。开始采收后分期追肥1~2次,促使后熟瓜生长。瓠瓜需水较多,应及时浇水,结果期间天旱可1~2天浇1次水,但如果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追肥依据地力,结合浇水进行,一般移植后6天每667平方米施豆麸浸液15千克、生物磷1.5千克、生物钾1.5千克,混合粪水淋施,每隔7~10天淋施1次,种植后 10-15天进行插竿搭架。整枝打杈,摘心。去老叶,调节空间,使其通风透光。在植株具4~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2次1.5 -6的乙烯利,可使雌花早日形成和增多,提高产量。

瓠瓜种植技术

瓠瓜栽培技术

一、概述

瓠瓜又名葫芦瓜,在

7000

多年前就有,当时的人已知食用。中国古代已有多种葫芦瓜的食

用方法,据《光群方谱》载:壶为用甚广,嫩者可煮作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者作果,可削

条作干。可见古代就高度评价葫芦瓜的食味

,

并将其蜜制和干制。

《本草纲目》载:古人壶、瓠、

匏三者皆可通称,俗称葫芦。壶瓜【气味】甘,平,滑,无毒。【主治】消热,除烦,治心热,

利小便,润心肺,治石淋。现代医学进一步证明:熟食葫芦瓜具有清心、美容之功效。

瓠瓜营养丰富,每

1000

克含蛋白质

6

克、碳水化合物

31

克、钙

12

克、铁

7

克、锌

5

克、

维生素

C12

克及其它有益矿物质;而脂肪含量极少,每

1000

克葫芦瓜仅含

1

克。

瓠子如何种植?

瓠瓜的栽培技术

瓠瓜又名瓠子、扁蒲、夜开花。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以嫩果供食,成熟果实作容器。西非以嫩苗和嫩叶作菜。幼苗作嫁接西瓜的砧木,以防西瓜枯萎病。

(-)生物学特征特性

部瓜根系水平伸展,分布在表土20厘米以内,不耐干旱。瓠瓜蔓长数米,分枝力强。一般主蔓着生雌花晚,侧蔓1~2节可发生雌花,栽培上常进行摘心。摘心可以促进侧蔓发生,达到提早结果的目的。叶呈心脏形,密生白色茸毛,叶面大而薄,柔软,蒸腾量大。花大,白色,花柄甚长。雌花和雄花大都在夜间及早晚弱光时开放。为了增加结果率可进行人工授粉。

瓠瓜喜温,不耐低温,种子在15c时开始发芽,30度~35度发芽最快,生长结果以20c~25c最为适宜。瓠瓜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病害少,所以 春季瓠子用支架栽培,有利于通风透光。晚瓠子在伏秋天气生长,天晴气候 干燥,可采用爬地栽培。

(二)类型和品种

瓠瓜按其果实形态和大小可分为五个变种:瓠子、长柄 葫芦、大葫芦、细腰葫芦 及观赏葫芦。长江流域作蔬菜栽培的主要是圆筒形的瓠子,其优良品种有南京的面条瓠子、棒槌瓠子、上海的夜开花等。

(三)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瓠子适于早熟栽培,长江流域在3月上中旬在冷床、温床及塑料棚内用营养钵播种育苗。每亩(1亩=667平方米)栽爬地瓠子需用种150克~200克,栽架瓠子需用种250克。

2.定植 露地栽培的瓠子一般在清明前后具有2片真时时定植。不搭架的瓠子畦宽2.6米,两边各栽1行,株距33厘米~40厘米,每亩(l亩=667平方米)可栽1200株左右。搭架的瓠子栽4行,大小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亩(1亩=667平方米)栽14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 瓠子定植后需浇水至活棵,活棵后施提苗肥,后隔5~7天视干湿情况酌量浇水。抽蔓时在根旁开沟追一次重肥,后经松土、除草,在主蔓具有6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当子蔓结果后再行第二次摘心,促使抽生孙蔓。此后任其自然生长。

搭架瓠子一般在抽蔓开始时搭人字形架,并在人字形架上用小竹竿或粗草绳设横架2~3道,便于侧蔓攀缘。随着植株生长需进行人工分层绑蔓。爬地瓠子不搭架须进行压蔓。当主蔓在50厘米时开始压蔓,共压2~3次,以防风害和促进各节间发生不定根,增加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

瓠子雌雄同株异花,一般主曼先开雄花,后开雌花,侧蔓则先开雌花。为提早开雌花,增加雌花数量,早熟品种在定植还苗后,具有4~6片真叶时,在叶面用140ppm~150ppm的乙烯利喷洒2次,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药35公斤~40公斤。中、晚熟品种分别需用200ppm~300ppm喷洒1次,就可使主蔓10~25节连续发生大量雌花,改变结果习性,提早结果,从而增加产量产值。

(四)采收留种

瓠子在定植后60天左右开始采收。南京的面条瓠子第一瓜在开花后11~14天采收,棒锤瓠子早2~3天采收。瓠子品质以庆色淡绿,软毛未落前为好。一般采收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产2000公斤~2500公斤。

瓠子留种从花谢至充分老熟需70~80天,时间较长,应在选健壮植株上选结果瓜早、节间密、瓜形大小一致,形状整齐,具有本品种特性,用无病株上的第二瓜作种,每株以留一个瓜为度。如发现大田有苦瓠子时,则应选无苦味的植株用扎花隔离人工授粉的方法留种。当皮色黄褐,果皮坚硬时剪下,悬挂晾干或取出种子晒于贮存备用。

营养与药用

每100克食用部分中蛋白质0.6克,脂肪0.1克,含钙12毫克、磷17毫克、铁0.3毫克、胡萝卜素0.02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4毫克、维生素C12毫克。

圆瓠一号瓠瓜品质细嫩柔软,稍有甜味,既可作炒食菜,又可煨汤。果实、果皮、种子都可入药,果叶甘淡,性凉,入肺、脾、肾经。清热、利尿、通淋。

瓠瓜都容易发生什么病虫害?它的管理要点是什么?

最容易发生的这个病虫其实就是黑色的这个虫子,而且他管理的要点就是一定要每天定期的去打,要不然的话就会出现虫子把这个菜全部破坏。

农民种出的瓠瓜如何做到没苦味?有什么种植诀窍?

应该用水焯,而且也可以用盐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去除苦味。在种植的时候也应该注意水肥的管理,而且也应该及时浇水通风,保证适宜的温度。

  • 评论列表:
  •  余安劣戏
     发布于 2022-06-02 20:25:53  回复该评论
  • 稍有甜味,既可作炒食菜,又可煨汤。果实、果皮、种子都可入药,果叶甘淡,性凉,入肺、脾、肾经。清热、利尿、通淋。瓠瓜都容易发生什么病虫害?它的管理要点是什么?最容易发生的这个病虫其实就是黑色的这个虫子,而且他管理的要点就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