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操作系统原理题目!
错对错错错 错对对对对(第十个不太确定)
/***************************/
ADCCB
BBBBC
BAADA
BDDBA
/***************************/
连续文件、串联文件、随机文件
抖动现象
请求与保持条件、 不剥夺条件
/****这个问题没有见过*******/
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
文件是一组赋名的相关字符流的集合,或者是相关联的记录,目录是由文件的目录信息构成的特殊文件。该文件的内容不是各种程序或应用数据,而是用来检索普通文件的目录信息。
/****************************/
1、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或者说,分页仅仅是由于系统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户的需要。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2、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一个系统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辑程序在对源程序进行编辑时,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维一的,即单一的线性空间,程序员只须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地址。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
答案:I/O软件的功能目标:
解决同步(阻塞)-异步(传输)问题
实现对设备访问的错误处理
实现设备无关性——统一命名法
实现对专有设备和共享设备的有效管理
I/O软件的主要层次:
用户层软件-设备无关操作系统软件-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处理程序
/******************************/
两种调度方式:可剥夺调度和不可剥夺调度方式.
四种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优先级调度,多重队列,最短作业优先,保证调度,彩票调度,实时调度,两级调度法等,任选四种即可
/*****************************/
进程是并发执行的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非配和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
区别:
进程是动态的,程序是静态的,程序是有序代码的集合;进程是程
序的执行;进程是暂时的,程序的永久的,进程是一个状态变化的过程,
程序可长久保存;进程与程序的组成不同,进程的组成包括程序,数据
和进程控制块(即进程状态信息);通过多次执行,一个程序可对应多
个进程;通过调用关系,一个进程可包括多个程序.
什么叫缓冲池
一,缓冲的引入
中断技术和通道技术的引入,提供了CPU,通道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操作的可能性,但由于计算机外设的发展会产生通道不足而产生的"瓶颈"现象,使并行程度受到限制,因此引入了缓冲技术.
目的:
1,改善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情况;
2,可以减少I/O设备对CPU的中断次数及放宽对CPU的中断响应时间要求;
缓冲池的引入
把系统内的缓冲区统一管理起来,变专用为通用.
缓冲池的结构
由若干个大小相同的缓冲区组成.
当某进程需要使用缓冲区时,提出申请,由管理程序分配给它,用完后释放缓冲区.这样可用少量的缓冲区为更多的进程服务.
操作系统练习
83.在利用符号链接方式实现文件共享时,( )拥有指向其索引结点的指针。
D文件主指定的用户
解释:符号链接就是快捷方式,所以就是原来文件的访问权限。
64.在几种常见的数据传递方式中,CPU和外围设备只能串行工作的是(A )。
A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B中断方式 C DMA方式 D通道控制方式
解释:中断,dma,通道的使用就是为了解决cpu和外围设备速度不匹配的问题,而程序控制使用循环查询的方式,是串行的。
68.几种常见的缓冲技术中,设备和设备之间不能达到并行操作的是(A )。
A单缓冲 B双缓冲 C多缓冲 D缓冲池
解释:很明显。单缓冲中必须等待数据放入后才能取出,串行操作。
70.在设备分配所用的数据结构中,整个系统只可能有一张( B)。
A设备控制表DCT
B系统设备表SDT
C控制器表COCT
D通道控制表CHCT
解释:SDT表在整个系统中只有一张,全面反映了系统中的外设资源的类型、数量、占用情况等。系统中的每台设备都有一张设备控制表DCT。控制器表也是。通道很明显是为各种不同类型的通道各准备一张了。
【例 6.1】 缓冲技术中的缓冲池在 __A___ 中。
A. 内存 B. 外存
C. ROM D. 寄存器
解释:也是明显的。缓冲就是利用廉价且大容量的内存来实现的。
【例 6.4】 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能为若干用户共
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___D__ 。
A. 存储设备 B. 系统设备
C. 用户设备 D. 虚拟设备
解释:虚拟技术的实现。
【例 6.9】★在采用 SPOOLing 技术的系统中,用户的打印结果首先被送到 __B___ 。
A. 磁盘固定区域 B. 内存固定区域
C. 终端 D. 打印机
解释:spooling就是联机技术,缓冲的一种,放在内存中。
1. 按序分配资源是为了 B 。
A. 死锁的防止 B. 死锁的避免 C. 死锁的解除 D. 死锁的检测
解释:死锁的解除是发生了死锁后的事,死锁的检测是一种检测技术,这都不可能。死锁的防止是采用此种技术可以不出现死锁,而按序分配资源也是可能出现死锁的,只能避免死锁。
2. 如果发现系统有 c 的进程队列就说明系统有可能发生死锁了。
A. 互斥 B. 可剥夺 C. 循环等待 D. 同步
解释:见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3. 假设有 3 个进程竞争同类资源,如果每个进程需要两个该类资源,则至少需要提供该类资源 B 个,才能保证不会发生死锁。
A. 3 B. 4 C. 5 D. 6
解释:此问题很简单。通解是需要N个进程*(每个需要M个该类资源)-1个该类资源。
4.设系统中仅有一类数量为 M 的独占型资源,系统中 N 个进程竞争该类资源,其中各进程对该类资源的最大需求量为 W,当 M、N、W 分别取下列值时,试判断哪些情况会发生死锁,为什么?
(1)M=2,N=2,W=1 (2)M=3,N=2,W=2 (3)M=3,N=2,W=3
(4)M=5,N=3,W=2 (5)M=6,N=3,W=3
解释:(3)这种题目,利用上题结论,一个一个带入计算就行。最后得出答案。
什么是缓冲池
一般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用的,正常应该是用来减缓水流或者是过度,实际上干啥的都有
什么是缓冲?为什么要引入缓冲?
缓冲是为了协调吞吐速度相差很大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改善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2.
可以减少对
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3.
提高
CPU和
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
常见的缓冲技术有:单缓冲,双缓冲,循环缓冲,缓冲池。其中,广泛流行使用公用缓冲池。
扩展资料
根据系统设置的
缓冲器
的个数,可把缓冲技术分为:
1、单缓冲:在设备和处理机之间设置一个缓冲器。设备相处理机交换数据时,先把被交换数据写入缓冲器,然后,需要数据的设备或处理机从缓冲器取定数据。
2、双缓冲:解决两台外设、打印帆和终端之间的并行操作问题的办法是设置双缓冲。有了两个缓冲器之后,CPU可把输出到打印机的数据放入其中一个缓冲器(区)、让打印机慢慢打印;然后,它又可以从另一个为终端设置的缓冲器(区)中读取所需要的输入数据。
3、多缓冲:是把多个缓冲区连接起来组成两部分,一部分专门用于输入,另一部分专门用于输出的缓冲结构。
4、缓冲池:把多个缓冲区连接起来统一管理,既可用于输入又可用于输出的缓冲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缓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