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技术规范(白酒酿造国标)

本文导读目录:

白酒的最新国家标准是啥?

1、国标规定,高度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下,一般不超过65度。低度白酒,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2、国标规定,60%vol蒸馏酒的铅含量不得超过1mg/L(以Pb计)。铅超标会引起中毒。

甲醇。

3、国标规定,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g/L,以其他原料生产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2.0g/L。

4、国标规定,卫生标准要求锰在酒含量中,不得超过2mg/l(以Mn计)。锰是人体正常代谢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

另外选酒的话,我常喝的国花瓷西凤酒挺不错的,希望以上能帮助到你!

葡萄冰酒的制作方法

冰酒(英语Icewine,德语Eiswein)顾名思义就是冰葡萄酒的意思。 跟“有机”一词一样,冰酒在不同 的国家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说来,冰酒指的是用采摘时已经硬冰葡萄酿造的冰葡萄酒。但在正宗冰酒产地德国、法国、加拿大,冰酒的定义强调的是自然冰冻。 冰酒(icewine)的定义是:气温在8℃以下,在葡萄树上自然冰冻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葡萄在被冻成固体状时才压榨,并流出少量浓缩的葡萄汁。这种葡萄汁被慢慢发酵并在几个月之后装瓶。在压榨过程中外界温度必须保持在零下8℃以下。 《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中对冰葡萄酒的定义是: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以下,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然后采收、压榨,用此葡萄汁酿成的酒。 冰酒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酿造是于200年前在欧洲无意间被发现后开始流传至今。1794年秋,德国的弗兰克尼(Franconia)的葡萄园遭受突然来袭的霜害,为了挽救损失,酿酒师将冰冻的葡萄压榨后按传统的方法发酵酿酒,惊讶地发现结果是酸甜比例平衡,甘如蜂蜜般的美酒,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发现而将之命名为冰酒。冰酒酿造技术由德国移民带入法国、加拿大、奥地利,经当地人进一步改良,酿出的酒更独特,更醇香。其品种主要有白冰葡萄酒和红冰葡萄酒。其中白冰酒颜色呈透明金黄色,素有“液体黄金”之美称;散发出蜂蜜和水果等香味;口感甘甜醇厚,清新可口;红冰酒呈深宝石红色,入口圆润、甘甜、清新的感觉,酸度饱满;沁人心脾的果香,回味悠长有一种持久稳重的味道。是重视健康之人士的绿色食品。最佳的饮用温度为冷藏至4 ~8 °C 。 酿造冰酒对地理及气候条件的要求非常苛刻:冰葡萄的采收时间比正常酿酒葡萄晚2-3个月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冰葡萄需要适当的环境湿度,以保障其持续的自然脱水风干而不至于霉烂或过度干硬,挂在枝头的冰葡萄,不仅要经历大自然的风霜雨雪洗礼,还要遭遇到鸟兽的啄食,2个多月后,还必须要等待一个特殊的气候条件出现时才能够采收:零下8℃且持续12小时以上。这就要求所在区域在春、夏、秋三季气温要足够温暖来满足冰葡萄的生长需求,而在圣诞节前后的气温要足够寒冷,且全年气候不能太过干燥,要保持适度温润,这就造成世界上能出产冰酒的地区屈指可数,目前全世界只有德国、法国、加拿大、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特定地点,才有条件酿制出高品质的冰酒。而且,受气候影响,大多数产区往往要隔3到4年才能收获一次冰葡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年都有冰酒出产,如此低的产量决定了冰酒的珍稀性,每10KG左右冰葡萄可压榨一瓶冰酒375ml,被称为“大自然赐予的礼物”。 由于对气候的要求极为苛刻,表层土壤构造以板岩为主,这对葡萄的成长很重要,纬度高,温度低,每一缕阳光与热量对于葡萄成熟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全球只有这样主要几个国家生产冰酒,1.德国的Mosel地区(莱茵河支流地区);2.法国C.E.E(勃艮第北部)3.加拿大尼亚加拉【Niagara】位于安大略省和欧堪纳甘【Okanagan】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4.本溪桓仁县北甸子乡位于中国辽宁的“黄金冰谷”,都位于北纬41度左右。据统计,目前全球冰酒产量平均每年不超过2000吨,非常珍稀。 延绵65公里的德国莱茵河河谷,两岸的葡萄园点缀着罗马时代的古城堡,生动地描述了一段同多变的自然环境相缠绕的漫长的人类历史。 在德国,冰酒【Eiswein】属于葡萄酒质量分级中的Qualitaetswein mit Praedikat简称QmP等级,并受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它分为五个等级 1. Tafelwein:相当于法国的Vin de Table,日常餐酒 2. Landwein:相当于法国的Vin de Pays,地区餐酒 3. Qualitaetswein bestimmter Anbaugebiete:简称QbA,优质葡萄酒,相当于法国的VDQS 4. Qualitaetswein mit Praedikat:简称QmP,特别优质酒,相当于法国的AOC了。 在法国冰酒【Icewine】严格按AOC(法国法定命名产区制度)规定标准执行生产。 按葡萄酒等级分类可分为: 第一等是特级葡萄酒(Grande Crus),特级葡萄酒的酒标上有葡萄园的名称,如Montrachet等。 第二等到是一级葡萄酒(Premiers Crus),在酒标上不但有教区的名称,而且也有葡萄产地的名称,如Nuites Saint-Georges-Les-Porets等。 第三等是村庄或教区地名监制酒,这类葡萄酒必须将教区的名称印在酒标上。 第四等是波艮地地名监制葡萄酒。 在加拿大冰酒的生产和酿造受VQA(Vintners Quality Alliance,酒商质量联盟)的管制。 真正的都必须符合各国相关法令条例的规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规定是:冰酒必须采用天然方法生产,绝不允许人工冷冻。这就使得冰酒的酿造变得极其困难——葡萄必须得到妥善保护以防剧烈的温度变化;而且,由于酿造冰酒的葡萄是留在葡萄树上的最后一批葡萄,人们还要想法防止鸟兽来偷食葡萄。冰酒系100%葡萄汁发酵而成,色泽金黄或酒红,口感醇厚清爽,品质上乘,酒香里处处洋溢着欧洲风情。这是其他酒类所不能比拟的。冰酒的酿造技术独特,在每年的12月到1月,等寒冷的天气使水份凝结,采摘葡萄的工作就开始了。采摘下来的葡萄立即予以压榨。葡萄的水份结了冰,压榨成碎冰,但含量最高的葡萄汁则不会结冰,于是取得浓汁。用这种方法,一串葡萄也取不出很多的汁,仅为普通葡萄的10%左右,所以冰酒就显得很珍贵,即使在冰酒产地,饮用冰酒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德国的冰酒 冰酒诞生于216年前的德国。1794年晚秋的德奥地区的弗兰克尼(Franconia)葡萄园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霜害,成片的葡萄被冰冻在枝头上,为了挽回一些损失,酿酒师将小心采摘的冰冻葡萄压榨,并按当地传统方式发酵酿酒,却意外发现酿出的酒不但酒体饱满,而且爽口、清新,甜而不腻,果香沁人心脾…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发现,将此酒命名为“冰酒” “ 延绵65公里的德国莱茵河河谷,两岸的葡萄园点缀着罗马时代的古城堡,生动地描述了一段同多变的自然环境相缠绕的漫长的人类历史。”在德国最为高贵的品种是Riesling,他本身的种植难度比较大,产量低,生长期又很长,很难达到较高的成熟度。但是Riesling品种优雅而具有很高天然酸度的特性让它即便做成甜酒,也不会因为糖度高让人感到甜腻。其它的品种,尤其是杂交品种如:Muller Thurgau,Scheurebe,等成熟更快更加稳定,更容易达到更高的糖度,可是趋于单调呆滞。对于酒厂来说,传统悠久,具有国际声望的酒厂,从葡萄种植开始就精心管理。这些好酒厂更加倾向于种植如Riesling这样的贵族品种,同时也会更加注重控制产量和管理。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知名酒厂的Auslese比其他一些酒厂的TBA还要昂贵的原因。选择优良品种和具有国际声望的酒厂的产品,虽然会让你多花点钱,但是绝对是值得的。只有在选择了名贵的品种和有信誉的厂家前提下,那前面所说的等级制度才更有参考价值。

白酒酿造工艺流程(详细一点,讲明各步骤)

坤沙酒,也称为”捆沙酒“、”捆子酒“,是酱香酒工艺最好的酒。历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蒸馏、二次下沙,酿造周期长达10个月,分批次存储三年以上成为基酒再进行最后的勾调。国酒茅台就是采用的这种坤沙酿造工艺。换算成时间、人工、场地、营销等一切费用,坤沙酒的市场价格一般高于100块/瓶。

再者就是碎沙、翻沙酒,碎沙酒酿造工艺稍微简单,酿造周期短,口感一般,回香层次感一般,属于酱香酒中的入门酒;翻沙酒是采用7次取酒之后的酒醅加入新高粱原料酿造出来的酒,茅台迎宾酒就属于翻沙酒,酒质一般。此两款酒的价格在50—100元之间。

最后是串沙酒,即用7次取酒之后的酒醅加入食用酒精蒸馏出来的酒。口感很差,酱香味基本没有,喝多了容易口感、上头,这种酒售价30块钱以下。

价格区间摆在这,所以根据售价就可以大致猜出的哪些酒是坤沙,哪些是碎沙翻沙酒和串沙酒。价格高不一定买得到好酒,但价低一定不能买到真正的好酒,哪个卖酒人都不是活雷锋,不为利润让利把坤沙酒的卖碎沙翻沙酒的价格。像我们酒友说的:在我们选酒的时候,接受它的价格就得做好准备接受他的酒质。不可能想花个50块钱喝到飞天茅台一样的口感酒质。

gb/t19327是什么标准

gb/t19327是什么标准?GB/T19327是指地理标志产品古井贡酒标准。标准规定古井贡酒以安徽优质小麦、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和水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利用其自然微生物按独特的传统工艺生产的酒。其酿酒大曲按季节分为“两花一伏”,即春季桃花曲、夏季伏曲和秋季菊花曲。

扩展资料:

白酒执行标准GB/T 19327-2007具体内容:

1、酿造环境

应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地域范围。该区域位于海拔在32 m~42 m之间,全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 6C左右,年平均降雨量达1 065. 8 mm左右。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古井水系,孕育了古井贡酒以哑铃状芽孢杆菌为主要功能菌的微生物菌群的生存和繁衍,这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形成了以己酸乙酯为主的一系列有益代谢产物。

2、生产工艺

古井贡酒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微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以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富含哑铃状芽孢杆菌的泥窖和贮存期不少于六个月的古井贡酒三种大曲,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不同轮次中使用。

每年采用三轮次发酵周期生产,前两轮各为两个月,第三轮为八个月,并用“三高- -低” (人池淀粉高、人池酸度高、人池水分高、人池温度低)和“三清一控(清蒸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池底醅控浆除杂)的独特工艺。

按不同发酵周期分层蒸馏,量质搞酒,分窖香、醇香、醇甜三个典型酒体分别人陶坛贮存,基酒酒龄不少于五年,调味酒酒龄不少于十年。经尝评、分析、勾兑、陈酿后包装出厂,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厂不少于五年。

GB10781.1_89是什么白酒标准

GB/T 10781.1-2006 浓香型白酒

发布日期:2006-07-18

实施日期:2008-01-01

代替标准:GB 10781.1-1989

本标准规定了浓香型白酒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析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检验与销售。

GB/T20822是什么样的一个标准

GB/T20822是液态法白酒标准。 就是酒精做的白酒。

白酒(Chinese spirits)的标准定义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而应该称之为含有酒精的饮料。

白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六大蒸馏酒(白兰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金酒Gin、朗姆酒Rum、中国白酒Spirit)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

白酒又名烧酒、白干,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由此可以得出,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优质白酒必须有适当的贮存期。泸型酒至少贮存3~6个月,多在一年以上;汾型酒贮存期为一年左右,茅型酒要求贮存三年以上。酒度一般都在40度以上,40度以下为低度酒。

请问中国白酒的详细酿造过程,以及现在的白酒主要由什么制成?

新中国成立后,用白酒这一名称代替了以前所使用的“烧酒”或“高梁酒” 等名称。由于酿酒原料多种多样,酿造方法也各有特色,酒的香气特征各有千秋,故白酒分类方法有很多。

按最新的国家标准,将蒸馏酒分为中国白酒和其它蒸馏酒。

白酒的定义是: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白酒。

其它蒸馏酒的定义是:以谷物、薯类、葡萄及其它水果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酿制而成的、高酒精度(含酒精18~40%)的酒.按所用的原料不同, 又有白兰地、威士忌、俄得克和其它蒸馏酒(如老姆酒)。

下面主要介绍中国的白酒种类。现代将白酒分为固态法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和液态法白酒三类。

1 按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在固态法白酒中主要的种类为:

(1)大曲酒

大曲酒,以大曲为糖化发酵剂,大曲的原料主要是小麦、大麦,加上一定数量的碗豆。大曲又分为中温曲、高温曲和超高温曲。一般是固态发酵,大曲酒所酿的酒质量较好,多数名优酒均以大曲酿成。

(2)小曲酒

小曲是以稻米为原料制成的,多采用半固态发酵,南方的白酒多是小曲酒。

(3)麸曲酒

这是解放后在烟台操作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以纯培养的曲霉菌及纯培养的酒母作为糖化、发酵剂,发酵时间较短,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为多数酒厂为采用,此种类型的酒产量最大。以大众为消费对象。

(4)混曲法白酒

主要是大曲和小曲混用所酿成的酒。

(5)其它糖化剂法白酒

这是以糖化酶为糖化剂,加酿酒活性干酵母(或生香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白酒。

固液结合法白酒的种类有:

(1)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这种酒是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发酵剂,先在固态条件下糖化,再于半固态、半液态下发酵,而后蒸馏制成的白酒,其典型代表是桂林三花酒。

(2)串香白酒

这种白酒采用串香工艺制成,其代表有:四川沱牌酒等。

还有一种香精串蒸法白酒,此酒在香醅中加入香精后串蒸而得。

(3)勾兑白酒

这种酒是将固态法白酒(不少于10%)与液态法白酒或食用酒精按适当比例进行勾兑而成的白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

又称“一步法”白酒,生产工艺类似于酒精生产,但在工艺上吸取了白酒的一些传统工艺,酒质一般较为淡泊;有的工艺采用生香酵母加以弥补。

此外还有调香白酒,这是以食用酒精为酒基,用食用香精及特制的调香白酒经调配而成。

2 按酒的香型分

这种方法按酒的主体香气成分的特征分类,在国家级评酒中,往往按这种方法对酒进行归类。

(1)酱香型白酒

也称为酱香型白酒,以茅台酒为代表。酱香柔润为其主要特点。发酵工艺最为复杂。所用的大曲多为超高温酒曲。

(2)浓香型白酒

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洋河大曲等酒为代表,以浓香甘爽为特点,发酵原料是多种原料,以高梁为主,发酵采用混蒸续渣工艺。发酵采用陈年老窖,也有人工培养的老窖。在名优酒中,浓香型白酒的产量最大。四川,江苏等地的酒厂所产的酒均是这种类型。

(3)清香型白酒

也称为清香型白酒,以汾酒为代表,其特点是清香纯正,采用清蒸清渣发酵工艺,发酵采用地缸。

(4)米香型白酒

以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特点是米香纯正,以大米为原料,小曲为糖化剂。

(5)其它香型白酒

这类酒的主要代表有西凤酒、董酒、白沙液等,香型各有特征,这些酒的酿造工艺采用浓香型,酱香型,或汾香型白酒的一些工艺,有的酒的蒸馏工艺也采用串香法。

3 按酒质分

(1)国家名酒

国家评定的质量最高的酒,白酒的国家级评比,共进行过5次。茅台酒、 汾酒、泸州老窖、五粮液等酒在历次国家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名酒。

(2)国家级优质酒

国家级优质酒的评比与名酒的评比同时进行。

(3)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4)一般白酒 一般白酒占酒产量的大多数,价格低廉,为百姓所接受。有的质量也不错。这种白酒大多是用液态法生产的。

4 按酒度的高低分

(1)高度白酒

这是我国传统生产方法所形成的白酒,酒度在41度以上,多在55度以上,一般不超过65度。

(2)低度白酒

采用了降度工艺,酒度一般在38度。也有的20多度。

二 现代白酒酿造技术进展

1 微生物学研究

现代酿酒的基础之一是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从民国开始,对酿酒微生物进行研究,从大曲和小曲中筛选微生物,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主要目的是研究酒曲微生物的淀粉分解能力,以期提高出酒率,如五六十年代对大曲生产工艺技术的总结提高所做的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注重酒曲及酒窖泥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酒的风味的影响,以期提高酒的质量。如利用优良酒曲和酵母菌,在酒醅中泼洒己酸菌培养液等。

2 发酵工艺的研究

我国的白酒发酵技术虽源于黄酒,相对于黄酒历史而言,白酒的生产技术还很不完善,故现代对白酒的发酵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五六十年代,影响最大的改革是全面总结了“烟台操作法”,这个操作方法借鉴了酒精工业的麸皮曲及酒母制作两个关健技术,并结合传统的白酒工艺,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操作法。当时总结了其特点是:“麸曲酒母、合理配料、低温入窖、定温蒸烧”十六个字。

由于浓香型酒在名优酒中的产量最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许多工厂和研究机构对浓香型大曲酒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研究控制低温发酵,对发酵温度曲线进行部结,提出了前期缓升,中期挺坚,后期缓落的策略。

此外还采用回醅发酵,即长期反复发酵的酒醅,配加在新酒醅中,以老醅带新醅,进行发酵的措施。或采用回糟发酵。有的也采用回酒发酵,成品酒依次分为头级酒,二级酒,三级酒。二级酒倒回酒新酒醅中,再次入窖发酵,再次蒸馏,可将二级酒变为头级酒。

3 人工培养老窖

浓香型白酒采用泥窖发酵,在自然情况下,一个泥窖从建窖到窖的成熟,产出高质量的酒,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这对提高名优酒的产量极为不利。故名酒厂对人工老窖的培养作了大量的工作。

4 蒸馏技术的改进

蒸馏技术的提高,是提高酒质的重要环节,新技术采用缓慢蒸馏,量质摘酒,分批入库,串香法等措施。同时对蒸馏锅进行改革设计。

5 低度酒的研制

我国出口量最大的白酒,如广东的“玉冰烧”酒,酒度在29.5度,很受东南亚一带消费者的欢迎。国外的蒸馏酒酒度一般较低,在40 度左右,如果酒度超过43 度,则视为烈性酒。但是我国的白酒,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以及本身的一些特点,酒度往往在55度以上时,酒的香味才较好。大多数白酒的酒度在60度左右。酒度高的酒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知道,人的肝脏,可以分泌一种酶,叫“乙醛脱氢酶”,这种酶,可以将酒精(乙醇)分解掉,酒精就不会积累,人就不会酒精中毒,酒量大的人,往往是这种酶的分泌量较多,滴酒不沾的人,往往是不能分泌这种酶,故酒精中毒。据报道,我国人口中,酒量较小的比例较大,原因是有些人的体内不能分泌这种酶,或这种酶的分泌量少。故不能适应高度白酒。这对饮酒者的健康不利。低度白酒的研制势在必行。低度白酒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先将选择好的酒基单独加水降低酒度,澄清后,按一定的比例勾兑、调味、贮存、过滤。另一种方法是先按高度酒的生产方法进行勾兑、调味,然后加水降度、澄清、贮存、过滤。由于低度酒酒精度较低,一些芳香性的成份较难溶解其中,容易产生混浊的沉淀。故要进行“除浊”处理,将混浊的颗粒去除掉。另外,降低酒度所用的水也要经过处理。

6 后处理技术的进展

陈酿法:贮存老熟,一般用陶瓷坛陈酿效果好.

勾兑:这是决定酒质的重要环节,以往都是由富有经验的老师傅担任这项工作。现在利用计算机的勾兑技术也正在研究发展之中。

配加混合香酯(新工艺白酒)的研究:现在能够生产混合香酯。这是以硫酸为催化剂,将酒精和醋酸人工合成为乙酸乙酯,用酒精和高级脂肪酸合成相应的高级脂肪酸酯.然后蒸馏分馏,净化处理后,进行毒性实验,证明无毒,可供食用,于是进一步制成混合各酯分的"混合香酯",作为调香剂加入到一般质量的白酒中。可提高白酒的质量。

酒香气成分的研究:白酒中的香气成分极为复杂,除了酒精(乙醇)之外,还含有数百种化学成分。白酒中的主要成份分为四大类:醇类物质、酯类物质、酸类物质和醛酮类物质。不同香型的白酒,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不同的。如汾香型白酒中,乙酸乙酯是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乳酸乙酯的含量约为乙酸乙酯含量的30%,而己酸乙酯的含量较低。泸香型白酒中,主体香成分是己酸乙酯及适量的丁酸乙酯。而米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的含量比乙酸乙酯的含量较高。

7 白酒机械化生产

从古代到本世纪四十年代,白酒的生产都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非常大,如踏曲、翻曲、粉碎、酒醅的入窖和出窖都是靠人力。新中国成立后,在白酒生产的机械化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在许多方面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如用粉碎机代替了牲畜拉磨,将蒸馏器的“天锅”改为冷凝器,免去了人工经常换水。大曲的踏制改为曲坯成型机,人工推车送料改为皮带输送或桁车抓斗。陶坛贮酒也改为大容器贮酒,减少了酒的损耗,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白酒的包装设备也普遍实现了洗瓶、灌装、压盖、贴标流水线。

三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技术

白酒生产技术随不同的种类而大不相同,在此不可尽述,在此仅简单介绍我国最具特色的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技术。

浓香型大曲酒,也称为泸香型大曲酒,是大曲酒中产量最大的酒种。我国名酒中大多数是浓香型。如四川及江苏省出产众多的中国名酒都属于这类。

浓香型大曲酒,以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中温培养的大曲,大曲用大麦、小麦、并配以一定比例的豌豆培养而成。发酵采用泥窖作发酵容器。酿造工艺极为复杂,其特点是:混蒸、续料。所谓混蒸,是说原料(高梁等)和发酵成熟的酒醅同时装入酒甑。在这种混合醅料中,还要配入一定比例的经过清蒸,去除杂味的谷糠,目的是使酒醅疏松。装入酒甑后,加热,在原料蒸熟的同时,也进行蒸馏,将酒醅中的酒精及其它香气成分蒸馏出来。所谓续料,举例说,总的原料需要100公斤的话,这100公斤原料不是一次性加入,而是分数次陆续加入,上面曾说过采用混蒸工艺,是将一部分原料和一部分酒醅混在一起同时进行蒸煮和蒸馏,也是这个道理。续料发酵时,每次加入一定比例的新原料,蒸馏蒸煮后,丢弃一部分经多次发酵、蒸馏的酒醅(这部分将被丢弃的酒醅,在发酵时及蒸馏时,都要放在指定的位置,便于区别)。经过蒸馏蒸煮后的混合醅料,冷却后,加入酒曲,重新送回到泥窖中继续进行发酵。蒸馏出来的酒,则要分别入库。因为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最先蒸馏出来的酒与中间过程或最后蒸馏出来的酒,口味是不相同的。最先蒸馏出来的称为“头酒”,最后蒸馏出来的酒称为“尾酒”。这两部分酒的口味都不佳,但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间过程蒸馏出来的酒,可以作为原酒分别入库。原酒经检验,确定其等级,还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酒的口味才较为柔和。贮酒最好是在放在陶坛中,在较低的温度下贮酒效果最好。贮酒时间分为半年或3年不等。最后勾兑成型。

现代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工艺,继承了传统的老五甑工艺,并有所改进。总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述:

┌—→出窖堆放———┐

│ ↓

│ 大曲 发酵酒醅 高梁 谷糠 水

│ ↓ │ ↓ │

│ 打碎 │ 破碎 │

│ ↓ │ ↓

│ 碾细 │ 润料 清蒸

│ ↓ │ ↓ │

│ 过筛 │ 预蒸 │

│ ↓ │ ↓ │

│ 大曲粉 └———→配料←——————┘

│ │ ↓

│ │ 装甑 ┌——→ 酒头(作调味酒等)

│ │ ↓ │

│ │ 蒸粮、蒸酒———┼——→ 蒸馏酒(入库)

│ │ │ │ ↓

│ └———————┐ ↓ │ 贮存

│ │ 出甑 │ ↓

│ │ │ │ 勾兑

│ ↓ ↓ ↓ ↓

└————入窖发酵←加曲 ← 加水 尾酒 包装

↑ │ ↓

└———————————————┘ 成品酒

四 液态法白酒生产技术与液固法新工艺

液态法白酒是产量最大的白酒,生产方法与酒精生产类似,但在调香,后处理等方面则有所不同。将液态法与固态法相结合,创造了一套生产白酒的新工艺,即利用液态发酵法生产质量较好的酒精作为酒基,对采用固态发酵法制成的香醅进行串蒸或浸蒸,制得新工艺白酒。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

薯干

粉碎

↓←———————第一次配醅———┐

米糠、麸皮、麸曲、稻壳 配料 │

↓ │

润料 │

↓ │

蒸煮 │

↓ ←————— 第二次配醅 ——┤

冷却 │

↓ │

麸曲、生香酵母、酿酒酵母 →加曲、加酒母 │

↓ │

加水 │

↓ │

加香醅、加尾酒 → 混合 │

↓ │

入池发酵 │

清蒸后的稻壳——→ ↓ │

酒精 → 串香蒸馏———→出甑蒸馏—————┘

新工艺白酒

白酒的执行标准是多少?

一、固液态的执行标准:

1、固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GB/T10781

2、固液法白酒的执行标准是GB/T20822

3、液态法白酒的执行标准是GB/T20821

二、不同香型的执行标准:

1、酱香型白酒: GB/T 26760-2011

2、清香型白酒:GB/T 10781.2-2006

3、浓香型白酒: GB/T 10781-2006

4、米香型白酒:GB/T 10781.3-2006

5、凤香型白酒:GB/T 14867-2007

6、浓酱兼香型白酒:GB/T 23547-2009

7、特香型白酒:GB/T 20823-2007

8、豉香型白酒:GB/T 16289-2007

9、芝麻香型白酒:GB/T 20824-2007

10、老白干香型白酒:GB/T 20825-2007

三、其他类型的执行标准:

1、小曲固态法白酒:GB/T 26761-2011

2、小曲白酒:DB50/T 15-2008

3、柔和型白酒:DB34/T 1315-2010

4、淡雅型白酒:DB34/T 1258-2010

5、明绿香型白酒:DB34/T 1791-2012

6、绵柔型老明光白酒:DB34/T 1623-2012

说明:

1、固态法白酒:以粮谷等原料经传统的纯粮固态发酵生产方式,并经固态蒸馏,经陈酿、勾调而

成的,是中国传统工艺白酒。

2、固液法白酒:以富含淀粉、糖类物质的粮谷等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后以液体的状态添加酵母菌进行

发酵,经过蒸馏得到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再经过加工勾调而成的白酒。

3、液态法白酒:用食用酒精加香精、香料勾兑而成的白酒。

  • 评论列表:
  •  野欢遐迩
     发布于 2022-06-02 08:01:06  回复该评论
  • 0多度。 二 现代白酒酿造技术进展 1 微生物学研究 现代酿酒的基础之一是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从民国开始,对酿酒微生物进行研究,从大曲和小曲中筛选微生物,三十年代
  •  假欢劣戏
     发布于 2022-06-02 11:26:00  回复该评论
  • ,这对提高名优酒的产量极为不利。故名酒厂对人工老窖的培养作了大量的工作。 4 蒸馏技术的改进 蒸馏技术的提高,是提高酒质的重要环节,新技术采用缓慢蒸馏,量质摘酒,分批
  •  森槿悸初
     发布于 2022-06-02 07:34:05  回复该评论
  • 度。白酒的包装设备也普遍实现了洗瓶、灌装、压盖、贴标流水线。 三 浓香型大曲酒生产技术 白酒生产技术随不同的种类而大不相同,在此不可尽述,在此仅简单介绍我国最具特色的浓香型大曲酒的生产技术。 浓香型大曲酒,也称为泸香型大曲酒,是大曲酒中产量最大的酒种。我国名酒中大多数是浓香型。如四川及江
  •  莣萳尤怨
     发布于 2022-06-02 05:58:40  回复该评论
  • 苏省出产众多的中国名酒都属于这类。 浓香型大曲酒,以高梁为主要原料,采用中温培养的大曲,大曲用大麦、小麦、并配以一定比例的豌豆培养而成。发酵采用泥窖作发酵容器。酿造工艺
  •  假欢怀桔
     发布于 2022-06-02 11:03:18  回复该评论
  • )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后经蒸馏而得。白酒又名烧酒、白干,是中国的传统饮料酒。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