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怎么样
软件技术行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微软亚太区全球技术支持中心(下称“APGC CSS”)的愿景和使命就是通过一支高效的队伍给客户最好的支持,带领他们快速、高效使用微软的产品,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的潜能。APGC CSS人力资源总监芦亚萍女士在接受BNET 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实现这个愿景就需要通过人去实施,因为没有很好的技术队伍解决不了客户的问题,产品再好,出现问题解决不了,客户就不会继续购买你的产品或是服务了。所以,这一切都是依托于人,人在我们这里定位是第一的。在管理过程中,所有管理者的业务目标中必定要包括人员管理的目标,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确保管理人员既是很好的业务管理者,同时也是很好的人员管理者,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另外,从业务回顾的角度来讲,我们会定期做业务回顾,也定期做人员回顾,每个季度会对我们的人才进行一个回顾,看看我们的接班人制度是不是完善,我们有没有在不同的梯队上有足够的人才储备,看看我们的员工是不是得到很好的职业发展和很好的关照。”据了解,微软有一个员工满意度调查,有60几个问题,涵盖了公司的方方面面,包括员工对微软策略的认识、对微软管理者的评价等等。调查结果出来之后会组成一支“焦点小组(Focus Group)”,充分听取数据背后的故事,比如员工为什么对这点不满,员工希望看到公司什么样的变化等等,之后再把这些意见提到管理层去讨论。
世界科技中心是怎样建立
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发展史揭示了这样一条基本规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经过大约近一个世纪后转移他国。科学史家的研究还表明,如果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为“世界科学中心”。
特朗普当选,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会向中国转移吗?
轰轰烈烈让全球人民一起关注的美国大选,终于落下了帷幕,特朗普这个“黑天鹅”也出人意料地当选了总统。
这让硅谷诸多创业者以及科技领袖感到噩梦来临,因为其竞选时倡导的诸多政策,将会对美国科技创新带来巨大重挫,而反观中国互联网却正在呈现出反超之势,有着极强的创新能力。因此同一时间,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在贴吧表示,“世界的创新中心会会从硅谷转向中国吗?”,这着实值得分析。
一,特朗普为什么是硅谷的灾难
就在今年7月100多名硅谷科技大佬公开联名反对特朗普,其中包括Twitter联合创始人Evan Williams、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Facebook联合创始人Dustin Moskovitz等知名人士。
特朗普所主张的相关政策并不利于硅谷的创新,而其一旦执行那么对于整个美国的创业环境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其主要破坏性如下。
1)移民政策,特朗普认为移民政策过于开放,也导致国外技术人员进入美国后直接拉低了美国人员工资,其将会大大提高签证门槛,以保护国内就业,这让硅谷科技公司哀嚎一片。
2)反对自由竞争,处于保护主义川普对于中国公司也是抵制态度,例如对于苹果公司采用富士康代工,其明确表示抵制,因为没有为国内公司创造岗位,而在其竞选期间还号召其支持者一起抵制苹果公司,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此外,对于华为、中兴等公司更是要采取高税收政策,目的就是更好的保护国内公司,这也让中国以及韩国、日本等诸多具备竞争力的公司将会受到严重挫折。就在其获胜当天,一系列中概股受到重挫。
3)用尽一切手段管制互联网公司,此外,川普对于互联网公司也充满各种意见,除了经常苹果之外,各大互联网公司也是其抨击的对象,例如亚马逊也一直是其长期以来攻击的对象,称其一直在垄断市场,并且其收购《华盛顿邮报》,影响美国政界,从而帮助亚马逊获得更好的税收待遇。
总之,特朗普当选之后,硅谷将有极大的可能遭受到灾难般的待遇。
二,中国确实正在反超硅谷
而我们将视线拉回中国,就会发现,这几年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成长也开始让美国同行开始侧目。
在早期PC时代,中国互联网公司更多的都只是学习者,而非创造者,所有的产品和以及技术均是从国外学习而来。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情况开始改变,美国有着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移动互联网最多只是一种补充而不是颠覆,但对于中国这个基础设施极差的国家来说,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机会,互联网正在成为全行业全新的水和电,而“互联网+”的提出,也让大众第一次意识到了移动互联网对于我国改造的作用。
与美国对比,中国的互联网的进击表现在如下。
1)基础设施的反超
移动基站:除了高密集的城市之外,美国其他地区可以用地广人稀来形容,因此逐利的供应商对于盈利能力较小的地区并不愿意付出成本,而这也就导致了美国的基站覆盖并不彻底。而中国的移动联通,则有着国家行政力量的接入,在大的指导方针要求下,倒逼移动、联通等运营商的技术能力,实现了大规模的覆盖。
移动支付: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遍地普及,支付宝和微信已成为各大超市以及餐馆的必备,而美国目前仍然处在刷信用卡阶段,极为不方便,而转账甚至依然需要支票完成,而我们早就实现了移动转账。
O2O:目前美国的餐馆预订、外卖等等,依然是传统的电话订购,极为不方便,而国内早已实现了在查询、排队、支付等所有标准化环节,这对于所有美国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体验。
2)前沿科技的追赶
以上代表着中国基础设施的反超,而同时中国在前沿科技上也并不输于人。
百度,目前百度代表着国内最为前沿的技术力量。其每年都会投入20%的营收进行技术研发,
今年2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百度的Deep Speech2深度语音学习技术评为十大突破性技术,并与航天科技、纳米工程等并列,也是中国唯一一家入选公司。而在6月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又在"全球50大创新公司"中,将百度列为了第2的创新公司,直接排在特斯拉、中兴、华为之上。同时又在今年10月份《财富》杂志,又将百度与谷歌、微软、脸书并列称为AI四巨头,同时也是唯一的中国企业。
科大讯飞,同样也是一家非常具有技术代表性的企业,其深度语音技术被应用到了各个行业,在电信、金融、电力、社保等主流行业的份额更达80%以上,开发伙伴超过10000家,已有一定规模。
华为,目前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377件,其中在中国累计授权专利30924件,其在技术以及知识产权的投入一直不菲。
基础设施的反超,以及前沿技术的追赶,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新能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也已经是美国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始学习的对象。
结语:
特朗普当选有着历史性意义,其对于美国互联网的不利政策获奖影响到整个美国科技行业的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一旦开始下降,那么美国的科技地位也将发生动摇。
从长期来看,这给了其他国家一系列机会,而目前走在移动互联网最前沿的中国,最为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科技创新中心,我们拭目以待。
世界科技中心在不断转移,呈现出什么规律特征
一、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第一规律:世界科技中心的衰退,与该国科技发展的连续性、领先性和政治体制变革的间断性、滞后性密切相关:科技发展不断要求民主、自由、公平,政治在一个非社会主义民主政权的特定阶段里往往具有从民主、自由、公平向集权、制约、不公平的发展趋向,使两者从吻合协调到互有差别,逐渐成为矛盾,最后影响科技的发展,而不是人为圈定的兴衰周期。
科技中心转移的第一阶段,是原有科技中心的科技成果在世界上的领先程度不断降低,科技水平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最后沦为一般性国家。
二、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第二规律:当原有科技中心衰退以后,是一个多中心并存,平等竞争阶段。这种状况持续到发生新的科技革命为限。平等竞争是跃居世界科技中心的机会,仅仅是一次机会,是“水往低处流”与“人往高处走”的大较量,而不是天然的转换时期。
三、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第三规律:世界科技革命之后,科技发展会出现一个两极分化时期,形成新的科技中心。新的科技中心的形成是各国经济腾飞、政治改革、思想解放三大环境因素相互较量的结果。这三者构成了新的科技中心形成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而决不是上天赋予的北纬40
度东西转移规律所致。
四、中国能否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不是靠统计规律外推出来的,而是要在政治改革、经济腾飞、思想解放方面下功夫。中国什么时候有了世界最科学的政治体制,最雄厚的经济基础,最强大的科技队伍,就一定在那之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拉开世界智造下一个百年帷幕!龙湾科技有什么底气?
龙湾科技的底气来源于他的四个特点,一呢就是有一流的技术,二是成功率高,三是效益好,最后一点就是创新性强。
世界科技中心是怎样建立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转移?转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发展史揭示了这样一条基本规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经过大约近一个世纪后转移他国。科学史家的研究还表明,如果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为“世界科学中心”。按照这一规律和标准,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世界科学中心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转移。
16世纪的意大利是第一个世界科学中心。意大利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文艺复兴运动掀起了欧洲思想解放的高潮,终结了长达近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一时期的意大利,不仅产生了像但丁、达·芬奇这样的伟大诗人和艺术家,还出现了一批以哥白尼、伽利略为代表的著名科学家,诞生了《天体运行论》、《星空信使》和天文望远镜等一大批科学名著和科学发明。这些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开创了崭新的实验科学新时代,近代科学第一个中心在意大利形成。但随着1600年布鲁诺被教会送上火刑柱,1642年伽利略的去世,意大利科学中心开始向北欧转移。
17世纪的英国是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17世纪初,在弗兰西斯·培根科学思想的影响下,英国政府和社会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提倡科学实验,成立皇家学会,研究自然科学。学会周围云集了牛顿、虎克、波义耳、哈雷等一大批科学家,先后诞生了牛顿力学、电磁场理论、进化论等一批科学理论。特别是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出版,宣告了牛顿力学的诞生,这是近代科学发展中第一件震撼世界的事件,也成为英国科学革命理论的顶峰。科学上的成就成为了技术革命的先导,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完善了高效蒸汽机,蒸汽机技术和纺织机械技术的完美结合,引起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改变了整个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面貌。1727年随着牛顿的去世,英国科学技术开始急剧衰落。
18世纪的法国是第三个世界科学中心。18世纪初,法国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大革命,以狄德罗为代表的一批启蒙运动哲学家形成了法国百科全书派。他们竭力提倡科学和民主,进行了一次以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解放运动。同时,在牛顿科学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以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取得了《分析力学》、《概率论的解析理论》和《化学纲要》等一批重要科学著作,使法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到19世纪初进入高峰。但法国过分学院式的科研方式以及不重视科学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日益动摇了法国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
19世纪的德国成为第四个世界科学中心。德国科学的兴起始于19世纪初,首先进行了大学改革,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德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创立导师制的国家。德国全新的科研教育体制,吸引了许多世界最优秀的科学人才,成为科学研究的乐园,德国科学家不仅创立了细胞学说、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和学说,还为世界贡献了爱因斯坦、玻尔、欧姆、高斯、李比希、霍夫曼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德国还特别注重科技成果的应用,使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德国先进的电气工业和光学工业,为德国科学家提供了世界最先进的科学仪器,使德国科学家在电磁学领域做出一连串惊人的发现。但两次世界大战使德国经济受到重创,人才和资金大量流失,德国科学从此走向衰落。
20世纪的美国是第五个世界科学中心。美国科学的兴起一开始就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但继承了英国科学的传统和德国科学的体制,而且特别重视科学人才的引进。在优越的科研环境下,造就了发明家贝尔、爱迪生,二次大战后又吸引了爱因斯坦、费米、弗兰克、威格纳、西拉德等一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为美国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世界各国优秀科学家的云集,使美国在整个20世纪引领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包括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使近70%的诺贝尔奖被美国科学家领走,至今仍保持着世界科学界领袖的地位。
按照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一般规律,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科学中心,首先,人们的思想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科学发展具备浓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如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法国的启蒙运动等;其次,要有促使本国人才迅速成长的教育制度和吸引他国人才最优的科研环境;第三,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积累雄厚的物质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第四,要制定独创的科学发展战略和鼓励原始创新的科技政策,大力倡导自由探索的学术氛围。
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科学理论不可能穷尽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真理,科学中心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国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存在越来越大的惯性,目前还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世界科学中心将转移出美国,并转向哪一个国家,但随着新兴国家和地区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势头,世界科学中心可能呈现多中心的局面。因此,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应按照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规律,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制定积极的应对政策,凭借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期待在21世纪或者更长远的未来成为下一个世界科学中心。
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的城市是
韩国媒体评出的全球十大信息技术城市,韩国首尔居首,新加坡及日本东京分列第2及第3位,第4名是香港,北京则位列第9。
全球十大信息城市
1首尔(韩国)
2新加坡(新加坡)
3东京(日本)
4香港(中国)
5斯德哥尔摩(瑞典)
6旧金山和硅谷(美国)
7塔林(爱沙尼亚)
8纽约(美国)
9北京(中国)
10松岛新城(韩国)
全球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
五大信息中心是:德国法兰克福,中国香港,日本东京,英国伦敦,美国纽约。
十大硅谷:
1 德州首府奥斯汀:当地以德州大学的辍学生迈克·戴尔为
荣。除了戴尔电脑,还有IBM、德州仪器和摩托罗拉等高科技大
厂相继落脚。奥斯汀有100万人口,其中1/10受雇于科技产业,
而且,尽管亚洲和欧洲经济成长正在减缓,当地科技企业创造
的就业机会不减反增。
2 印度的班加罗尔(Bangalore):500年历史的古城是丝绸
的交易地,不过自1980年当地的企业家和德州仪器开始着手在
当地搞科技产业,现在已经有250家高科技业者,是南亚最知名
的软件重镇。
3 美国麻州的波士顿:这是个历史悠久的科技城市,因此早
就知道高科技产业也有景气循环。80年代的“麻州奇迹”变成
90年代的“一二八号公路梦魇”,当地的迷你电脑巨人如迪吉
多、王安电脑陷入危机。幸亏当地有多达65所大专院校,波士
顿的高科技春天终于又回来了。
4 英国剑桥:800年来搞纯粹学术的剑桥大学现在成为高科技
工业革命的引擎。在当地政府和学府携手合作下,“剑桥2020
年”正迈步向前。
5 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芬兰只有500万人口,却有250万人拥
有移动电话。这是个全世界网际网络普及率最高的国度,也是
全世界电子银行系统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任何抵达赫尔辛基的
旅客一眼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个移动电话之都,没错,这就是诺
基亚的家乡。
6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首先是国防工业吸引了科技人才,
接着犹他大学在1969年成为美国头几个连上网际网络的先驱。
摩门教对这儿的高科技文化颇有贡献,由于摩门教徒重视家谱,
电脑无疑是最好的工具,因此这儿的家庭个人电脑普及率高达
65%。
7 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这不只有微软和盖茨。不过,的
确正是由于西雅图出了盖茨和保罗·艾伦,才酝酿出西雅图今
日的软件氛围。现在这儿有2500家软件公司,有一部分是微软
的离职员工创办的,还有靠着微软股票发财的微软员工扮演鼓
励高科技业的“天使”(即投资高科技业的个人金主)。
8新加坡:当地政府刻意吸引高科技业者的努力已经绽放异
彩,由于具备税赋优待、优秀的劳工和高度的效率,包括惠普、
摩托罗拉、微软和成打跨国高科技业者都在这儿落脚。
9 法国的苏菲亚高科技园区(Sophia-Antipolis):位于法
国里维耶拉的高科技城市,邻近尼斯国际机场是一大卖点,当
地的食物、美酒和度假气氛也是特色之一,不过最重要的是有
培植高科技的充沛资金。
10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发展成为高科技中心有一部分是阴错
阳差,因为当地是以色列唯一24小时运转的都会,因此在高科
技狂工作了16个小时之后,还能够有去处。来自俄罗斯的犹太
移民带来了优异的电脑知识,另一方面是每年退役的年轻人带
着在军队里学到的电脑知识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