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有哪些分类?
1、FDM: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关键材料ABS和PLA。
熔融挤出成型(FDM)工艺的材料通常是热塑性材料,如蜡、ABS、PC、尼龙等,以丝状送料。材料在喷头内被加热熔化。喷头沿零件截面线条和填充轨迹运动,并且将熔化的材料挤出,材料快速固化,并与周边的材料粘合。每一个层片都是在上一层上沉积而成,上一层对当前层具有定位和支撑的功效。
2、SLA:光固化成型,关键材料光敏树脂。
光固化成形是最开始出现的快速成形工艺。其原理是根据液态光敏树脂的光聚合原理工作的。这类液态材料在相应波长(x=325nm)和强度(w=30mw)的紫外光的直射下会快速发生光聚合反应,分子量大幅度增加,材料也就从液态转化成固态。
光固化成型是目前探讨得最多的方式,也是技术上极其成熟的方式。通常层厚在0.1到0.15mm,成形的零件精度较高。
3、3DP:三维粉末粘合,关键材料粉末材料,如陶瓷粉末、金属粉末、塑料粉末。
三维印刷(3DP)工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manualSachs等人研制的。E.M.Sachs于1989年申请了3DP(Three-DimensionalPrinting)专利,该专利是非成形材料微滴喷射成形范畴的关键专利之一。3DP工艺与SLS工艺类似,选用粉末材料成形,如陶瓷粉末,金属粉末。
4、SLS:选择性激光煅烧,关键材料粉末材料。
SLS工艺又称之为选择性激光煅烧,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R.Dechard于1989年研制成功。SLS工艺是运用粉末状材料成形的。
将材料粉末铺洒在已成形零件的上表层,并刮平;用高强度的CO2激光器在刚铺的新层上扫描出零件截面;材料粉末在高强度的激光直射下被煅烧在一块,获得零件的截面,并与下边已成形的部分粘合;当一层截面煅烧完后,铺上新的一层材料粉末,选择地煅烧下层截面。
5、LOM:分成实体制造,关键材料纸、金属膜、塑料薄膜。
LOM工艺称之为分层实体制造,由美国Helisys公司的MichaelFeygin于1986年研制成功。该公司已推行LOM-1050和LOM-2030两种型号成形机。LOM工艺选用薄片材料,如纸、塑料薄膜等。片材表层事前涂覆上一层热熔胶。
6、PCM:无模铸型制造技术
无模铸型制造技术(PCM,Patternless Casting Manufacturing)是由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形中心开发研制。该将快速成形技术应用到传统的树脂砂铸造工艺中来。首先从零件CAD模型得到铸型CAD模型。由铸型CAD模型的STL文件分层,得到截面轮廓信息,再以层面信息产生控制信息。
转载自中国工控网
目前的3D打印技术具体有哪几种类型?
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采集需要打印物品的数据,利用三维成像建立一个数字模型,模型通过打印机逐层把物品堆加成型,而后为医学研究和治疗所用;它的凝合方式一般有三种。
3D打印技术是单指3D printing还是也包括SLA,LOM等技术
3D printing 目前所指的就是指3D打印技术,包含了SLA,LOM等技术,更多了解3D打印机智能网
3d打印常用的几种工艺
3D打印按材料及成型方式不同3D有很多不同类型:LOM。这是以涂有热熔粘合剂的纸张层叠、激光切割轮廓来成型的形式;SLA。利用液体光敏树脂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快速固化为固体的方法来成型;SLS。激光选择性烧结成型(原料可以是塑料粉末、陶瓷粉末、金属粉末等);FDM,利用塑料丝熔融后逐层打印成型;3DP。原料是粉末加树脂,可打印彩色。还有也许其它正在开发中的。
目前据我了解的3d打印技术主要分为3种,最普通的一种是挤出式3d打印,只回能打一些热熔材料答的东西,在某宝上就能买到;第二种是光固化3d打印,是利用紫外光对液态的光固化材料进行照射,让光固化液体变成固态的技术,光固化材料造价比较昂贵,但精度相对较高;第三种,也是我个人认为最有潜力的一种3d打印方式,激光烧结技术,利用激光的热量对粉末状原料进行扫描使其融化,层层叠加,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模型,它的原材料多样,可以是塑料,玻璃,或者金属等等,而且精度很高,出于造价的昂贵,目前只有工业级的,相信走进寻常百姓家也不会太远了。
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地方?
3d打印的应用领域主要有:建筑设计:在建筑业里,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已经接受了用3D打印机打印的建筑模型,这种方法快速、成本低、环保,同时制作精美。完全合乎设计者的要求,同时又能节省大量材料。制造业:制造业也需要很多3D打印产品,3D打印无论是在成本、速度和精确度上都要比传统制造好很多。而3D打印技术本身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所以制造业利用3D技术能带来很多好处。食品产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打印巧克力了,可以做出各种不同的造型。工业:大型的工业企业已经开始用3D技术打印金属粉末,激光成型。珠宝业: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于珠宝行业,可以制造各种样式的珠宝。3D打印技术及应用课程是西北工业大学于2017年3月15日首次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的慕课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授课教师是汪焰恩。据2021年3月中国大学MOOC官网显示,该课程已开课7次3D打印技术及应用课程共5章,内容包括3D打印技术的历史沿革及其与增材制造的关系、各类3D打印技术的制造工艺原理、3D打印技术的增材制造前处理技术与原理、3D打印技术的后处理技术、3D打印各个领域的应用。[1]3D打印技术及应用课程共5章,第1章3D打印技术的历史沿革及其与增材制造的关系,内容包括3D打印工艺的分类、3D打印的特点等;第2章各类3D打印技术的制造工艺原理,内容包括LOM 3D打印技术原理及装备技术、FDM 3D打印技术原理及装备技术等;第3章3D打印技术的增材制造前处理技术与原理,内容包括Solidworks基本功能介绍、以水杯为例模型设计等;第4章3D打印技术的后处理技术,内容包括各类3D打印技术后处理关键技术、各类3D打印演示等;第5章3D打印各个领域的应用,内容包括3D打印技术在建筑、医疗、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
3D打印技术LOM工艺的原理是什么?
LOM工艺采用薄片材料(如纸片、塑料薄膜或复合材料)为原材料,用激光切割系统按照计算机提取的横截面轮廓线数据,将背面涂有热熔胶的纸用激光切割出工件的内外轮廓。切割完一层后,送料机构将新的一层纸叠加上去,利用热粘压装置将已切割层粘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切割,这样一层层地切割、粘合,最终成为三维工件。
在这种快速成形机上,截面轮廓被切割和叠合后所成的制品 其中,所需的工件被废料小方格包围,剔除这些小 方格之后,便可得到三维工件。
3D打印技术LOM工艺的材料有什么特性?
材料的特点,它包括指金属箱,塑料膜,陶瓷膜等,设计的概念建模和功能性测试零件。制成的零件具有木质属性,还特别适合于直接制作砂型铸造模。
lom 3d打印技术为什么会逐渐被淘汰了
会的。
由于LOM技术成型材料的利用率不高,材料浪费严重颇被诟病,又随着新技术的发展LOM工艺将有可能被逐步淘汰。